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99727
【記者李宜霖台北報導】位於台北華光社區,杭州南路以東的金華街上,有一整排的外省小吃,張媽媽牛肉麵、廖家牛肉麵、金華麵店、劉媽媽麵店,還有餡肉扎實的包子店、手工餡料的餃子店,這條街的食材實在,手工細膩,因此吸引許多食客。然而華光社區因為政府要蓋金融特區,這些傳統小吃恐將消失。 ▲劉媽媽在華光社區經營麵店,煮麵、端菜都是一個人做事,非常辛勞。(圖文/李宜霖) 劉媽媽民國48年出生,現在已經51歲,經營麵店已超過30年。她的父母都是山東人,父親民國2年出生,母親民國18年出生,父母親來到台灣才遇見彼此。劉媽媽5歲時,父母從基隆搬到華光社區杭州南路段居住,在她小學3、4年級時,父親在中正紀念堂對面的村子賣麵,也就是現今的國家圖書館,那裡有一堆房子被視為違章建築,後來村子遭遇火災,遭人四面縱火全燒光,劉媽媽小時候就看著濃烈的火,染紅了整個天空。 之後劉媽媽家才在華光社區金華街段開麵店,生意興隆之後,再拓寬店面。原本是她的父母經營,後來父親因為使用桿麵機,手被機器壓到,不能做事。她被環境逼迫,學習如何經營麵店。 父親過世後,母親也得癌症離開人世,只剩下劉媽媽一個人,店裡主要賣麵跟水餃。她都用手工和麵、桿麵、做麵條,白QQ的麵條,帶著辛勞的手作痕跡。就算天氣很炎熱,桿麵也無法吹電風扇,因為麵會乾掉不好吃。 劉媽媽店裡的特色是炒草帽麵,煮法是麵煮好之後,把炒好的菜蓋到麵上面,香勁的手工麵條,加上青脆的蔬菜,是饕客們最常點的佳餚;也有炒客家菜下酒,大部分是嘗過以後就常來的老客人。
30年歲月的老麵攤
父母過世 獨自賣麵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