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氨排放是預防空污致死最有成本效益的方法
PM2.5細懸浮微粒所造成的空氣污染,是全球影響人類健康的最大環境風險因素。空氣汙染物質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NOx) 來自於發電廠、工業爐或鍋爐中的化石燃料燃燒、車輛引擎所排放的廢氣以及來自農業和天然來源的氨 (NH3 ) 排放,都是影響PM2.5在空氣中的形成的主要因子。然而,含氮化合物(包含氨和氮氧化物)對於全球健康的影響仍然未知。

一項發表在頂尖科學期刊<科學>的最新研究,開發了一種稱為“氮份額”(N-share)的新指標,來估計含氮化合物對形成PM2.5 空氣污染和相關的健康影響。研究人員使用三種大氣化學傳輸模型(atmospheric chemistry transport models)來模擬有和沒有氮化合物排放條件之下的 PM2.5 總濃度,發現氨排放對 PM2.5 的貢獻大於氮氧化物的排放。為了估計減少排放的整體效果,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比較了跨國和不同區域之間的氮化合物和氨的減少排放成本與死亡率之後發現: (1) 在大多數國家,氨對PM2.5 的貢獻在大於氮氧化物,顯示氨比氮氧化物更強烈的影響PM2.5 的形成 (2)在1990 年至 2013 年之間,全球因含氮化合物(包含氨和氮氧化物)排放所造成的 PM2.5污染和損失的總生命年數從一千九百萬 增加到 兩千三百萬人 (3)由於排放量的增加和醫療投資意願增強,2013 年氮化合物排放所導致的全球平均過早死亡成本比 1990 年高33%。
在此研究中也分析評估了減少氨和氮氧化物排放的成本和收益,發現減少氨排放的全球平均成本(每公斤氨 1.5 美元)比全球健康收益低了四倍以上(每公斤 氨 6.9 美元),但是氮氧化物排放的減少排放成本(每公斤氮氧化物 16 美元)比全球健康效益(每公斤 氮氧化物 7.3 美元)高兩倍以上。這代表減少氨的排放的全球邊際成本僅為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的 10%。所以減少氨的排放比減少氨的排放更便宜,且對全球健康效益更有幫助。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