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以農業立國,沒有日曆時鐘,靠著累計記錄日照長短將一年分成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季節和氣候的變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表示寒來暑往季節變化;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象徵氣溫變化;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 大雪反映當下節氣降水量;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則是反應物候現象或農事活動。
冬至時刻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冬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之中白天日照最短,夜晚最長之一日,過了冬至也意味著寒冬的到來(小寒、大寒)。冬至是各家庭團聚慶賀祭祀的節日,在臺灣,冬至的湯圓,俗稱冬節圓,吃冬節圓台灣習俗中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在習俗中吃過冬節圓就代表又增長一歲了。
12月21日是今年的冬至,榮家住民伯伯阿姨們,依著傳統習俗,在冬至前夕,聚在一起將糯米糰搓成象徵團圓的湯圓,一起品嚐著自己手做的湯圓,一顆湯圓入口,甜在嘴裡,暖在心裡。彰化榮家主任史浩誠表示:榮家就是一個家,一個充滿愛與希望的大家庭,每位住民都是家的一分子,手牽手,彼此相互包容,大家一起守護這個家,讓這個家更加溫暖且圓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