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岸蟹籠職人 縫補蟹籠三十載onTV

嵌入:
文字-A A +A

縝密的補洞技巧,還得會金屬加工技術,蟹籠職人許八郎,手拿著尼龍繩,一遍一遍仔細纏繞,從焊接蟹籠外框到修補蟹網,每個小細節,除了需要精湛的手藝,還十分考驗耐心。

蟹籠職人許八郎表示補蟹籠,就是要全部的精神放在這個籠子裡面,既然補這個,要動腦筋思考怎麼樣補,像他的年紀,不做事也不行,至於是否要幫自己的兒子,他自己心裡有數。

 

從漁民到蟹籠職人  堅持自己編織蟹籠

每一天都要過得有充實,做手藝就要做到最好,這是許八郎一直掛在嘴邊的座右銘,他知道一個好的蟹籠,關乎每次出海捕蟹的成敗,於是便開始鑽研如何改裝修補蟹籠。

蟹籠職人許八郎表示以前也一樣是跑船的,每一天在海裡跑船,抓起來螃蟹,這個籠子怎麼螃蟹抓那麼多,有的半隻都沒有,於是就自己改裝,有人認為怎麼不用新的籠子,他認為舊的也一樣可以用,自己做的比新的還好用。

 

回收破洞變形蟹籠  節省成本又兼顧環保

肉質鮮美的萬里蟹,佔台灣海蟹捕撈量的八成,但每次出海捕蟹船都要準備一千個捕蟹網,在旺季期間的捕蟹網汰換率非常高,通常漁民都會選擇丟掉重買,這樣既對環境不友善,又增加了經濟壓力。

許八郎的孫子許丞皓表示蟹籠在作業上用壞的話,大家都選擇不修,因為沒有那個技術,因為現在會修籠子的就只剩阿公而已,可能有些人直接把它扔到海裡面去,這樣就造成生態負擔,阿公會跟其他船說不要丟, 就是拿回來給他修。

一針一線,穿梭過許八郎的半百歲月,修補蟹籠這種費工夫又費時間的活,許八朗默默地堅持著投入心血,他攤開滿手是繭的雙手,說著他心繫大海,是大海讓他找到人生的樂趣。

 

淡江新聞 朱小美 鄭柔柔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淡江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5

加入時間: 2009.10.20

淡江大傳

加入時間: 2009.10.20
812則報導
812則影音
55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5

太陽能發電與水產養殖該如何並存?

2023-06-06
瀏覽:
2,105
推:
18
回應:
0
2:13

老舊醫院的重生 三峽青年的蛻變

2023-05-30
瀏覽:
5,132
推:
3
回應:
0
3:15

五代造船廠 謝家造船王國

2023-05-30
瀏覽:
3,883
推:
1
回應:
0
3:04

親近茶葉文化 體驗休閒環境教育

2023-05-23
瀏覽:
3,563
推:
4
回應:
0
4:10

目目陪伴身障者 以靈魂之窗連結世界

2023-05-23
瀏覽:
2,652
推:
3
回應:
0
2:45

翻玩阿嬤的茄芷袋

2023-05-16
瀏覽:
3,797
推:
3
回應:
0
3:23

橘子園孕育拔河夢 猛瑪象放眼世界盃

2023-05-16
瀏覽:
4,551
推:
1
回應:
0
3:23

復育的突破 櫻花鉤吻鮭回歸司界蘭溪

2023-05-09
瀏覽:
6,530
推:
3
回應:
0
2:59

延續百年傳統 大甲媽遶境

2023-05-09
瀏覽:
5,850
推:
0
回應:
0
3:41

時代壓力帶來的改變-心理假

2023-05-02
瀏覽:
4,616
推:
54
回應:
0

北海岸蟹籠職人 縫補蟹籠三十載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9,540篇報導,共12,332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9,540篇報導

12,332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