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你我皆番仔!這塊土地是誰的家?

2009/10/23 06:26
3,813次瀏覽 ・ 0次分享 ・ 3則留言
PeoPo推 6
檢舉

2009原無疆界 莫拉克災後重建系列第四場

楠梓仙與荖濃溪流域的族群與文化重建
-如何紀念風災中罹難的小林村?

「原無疆界知識」座談會

2009年秋季 莫拉克災後重建系列第四場

主題: 楠梓仙與荖濃溪流域的族群與文化重建
-如何紀念風災中罹難的小林村?

主講: 簡炯仁(靜宜大學生態學系教授)
與談: 劉榮顯(小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師大校友)ㄎ
時間: 10月22(四)晚上18:30-20:30
地點:台灣師範大學本部 誠102梯形教室

莫拉克風災中,高屏溪上游的楠梓仙與荖濃溪流域受創慘重,其中以屬平埔族群的小林社區全遭山崩掩埋,更是讓國人心痛!我們應該如何來紀念風災中罹難 的村民?大家一起來學習、瞭解平埔族群的歷史、族群與文化,它們的再生,是對罹難者生命尊嚴與價值的肯定,宛如台灣文化源頭的重生復活!

 

主辦單位:台灣師範大學原住民研究與發展中心、地理系、原住民研究社、台灣原住民教授協會、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台灣人 (未驗證) ・ 2009/10/25 23:15

簡老師講錯了,住在平原不一定是平埔族(如阿美 卑南 部份賽夏等族並不是),又,台灣原住民族分高山與平埔兩個系統這種說法太勉強了,因為沒有人能證明兩者明顯差異的族群特性。嚴格來說,只是歷來政權(鄭氏 清 日 中華民國)的殖民壓迫過程中的謬誤(這點應該說明清楚),民族學者的宣揚,讓一般社會大眾誤以為有兩個系統,學者應該負起導正教育的責任,

台灣人

anne (未驗證) ・ 2009/11/02 13:14

台灣的生態浩劫...
再怪天災之前
得先反省一下"人禍"的問題~

土地不會是誰的家
只有誰願意將土地當成"家園"
認真看待才是..

ps:原住民不一定是住在高山,但平埔族群卻多半生活在平地..且不同的族群只要用心與研究分析,本來就有其差異性;文化本應該是多元性,系統的分類對於族群的認識與認知是一種嚴謹且尊重的態度;非關殖民與霸權~觀者需認真對待台灣多元族群的豐沛與多樣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