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趟高雄駁二,預見未來綠建築新面貌

文字-A A +A

我們的用電行為(跟浪費習慣)真的是「回不去了」。因此,要擺脫短期內無法解決的缺電窘境,或幫電網多爭取一些餘裕,首先得設法讓用電需求降下來。

2017綠築跡展場一角:綠色魔法學校模型(by UDN
文/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因為預期2017年將有個炙熱又可能缺電的夏季,專門撰寫氣候動態及能源論述的《低碳生活部落格》,五月起便推出一系列的「缺電之夏」專題文章,討論台灣將面臨的缺電挑戰及可因應的解決方案,包括大家最熟悉的綠建築作法與需量反應等剛引進台灣的節能制度。

 沒想到一語成讖,8月15日下午16:21到晚上21:40,原本被譽為解除今夏缺電危機「救援投手」的桃園大潭電廠,竟因天然氣無預警停供兩分鐘導致6部機組全跳,牽連全台17個縣市的668萬戶被輪流停電,釀成全台自1999年921大地震以來最嚴重的停電事件!事發當晚,經濟部長李世光立即請辭,沒幾天中油公司董事長陳金德也跟著下台,至今後續效應仍在餘波盪漾。假如以後回想2017年的夏季,民眾最有記憶的或許不是8/5~14台北市締造連續10天超過36度的史上最長熱浪記錄,而是815全台大跳電的黑暗一夜。

避免下次停電,從建築節能做起

 815跳電點出了許多關鍵問題,除了被咎責的官員鞠躬下台,及其引發的交通大亂、工業停產、民生限電等各種生活不便與經濟損失,更引起各方對於台灣電力來源(核電 vs. 綠能)及電網安全的諸多討論。

 可惜,觀察近來輿情走向,「節能」這項最基本、也最有效的跳電預防手段,不但被媒體忽略、甚至還遭「污名化」!有人批評節能是強迫老百姓過苦日子,或效果杯水車薪的無效政策。君不見,八月初政府祭出的公務機關停開冷氣兩小時(13:00~15:00)措施,實質上並未緩解那陣子的缺電危機,甚至有幾天的尖峰耗電量不減反增。(有人說是擁核派故意狂開冷氣,希望釀成跳電翻轉輿論,也有人認為那幾天氣溫實在太高,耗電量激增在所難免。)

2017綠築跡展場一角(by UDN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在815跳電發生的前一刻(下午13:58),台灣才剛創下3645萬瓩的歷史最高用電量記錄,代表我們的用電行為(跟浪費習慣)真的是「回不去了」。因此,要擺脫短期內無法解決的缺電窘境,或幫電網多爭取一些餘裕,首先得設法讓用電需求降下來。講白點,現在最該推的不是禁開冷氣的「苦行僧」土法煉鋼節能方式;而是無礙生活便利與同樣維持涼爽的「智慧節能」手法,而透過綠建築的節能設計及智慧科技的輔助,即可符合上述要求。

 有鑒於此,去年甫從巴黎大皇宮移師回到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的「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今年10月將應高雄市政府及ICLEI(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合辦的「生態交通盛典」(EcoMobility)之邀,將重新到比鄰高雄港的駁二藝術特區再度展出一個月,並將論述主題翻新為低碳住行 轉動城市」,除展出台達集團自2005年起累積打造的20多棟綠建築,還首次融入「低碳交通」與「綠色運輸」題材,帶領參訪群眾一起想像未來低碳城市的全新面貌。

落實《巴黎協定》,建築部門責任重大

 事實上,和一般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建築」與「運輸」兩大領域,合計即排放全球超過四成的溫室氣體,不僅影響力不在「能源」和「工業」部門之下,也是常民百姓最能在日常生活中對抑制全球暖化做出貢獻的地方。

 根據「世界綠建築委員會」(World Green Building Council)剛發表的最新報告《FROM THOUSANDS TO BILLIONS》,若要達成《巴黎協定》規範的全球升溫控制目標(攝氏2度C以內),建築部門須負起30%的減碳責任,而且從2030年開始,全世界所有新建物都要達到「零碳建築」(net zero carbon building),到了2050年,整體建築部門排碳量更得完全歸零!

全球每年至少要翻修3%既有建物,才能達到《巴黎協定》減碳目標。(資料:《FROM THOUSANDS TO BILLIONS》)

 距離2030年只剩13年,但此刻全球達到零碳建築標準的建物,僅有500棟商辦大樓和2,000棟住宅,占現階段廣達2,230億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微乎其微。如何讓建築變得更節能、低碳、且具備氣候韌性,可說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世界綠建築委員會曾檢視有遞交「國家自主貢獻計畫」(INDC)給聯合國氣候公約秘書處的193個國家,有把建築部門納入國家減碳政策的比率還不到一半,顯示公部門的政策帶動力道有待加強。

 對此,《FROM THOUSANDS TO BILLIONS》報告建議,從現在起,全球每年至少得翻修3%(目前比率不到1%)的既有建物,才可能達成2050年建築排碳歸零的長期目標。這項標準若套用到台灣,根據主計處最新的「國情統計通報」,台灣現存住宅有844.7萬棟,屋齡逾10年的多達87.6%,等於每年要翻修超過22萬棟老舊住宅,才能跟上《巴黎協定》的建築減碳趨勢。即便將老舊住宅定義放寬至屋齡20年以上,每年要翻修的數量仍有近18萬棟,挑戰依舊很大。

 過去綠建築常被誤以為是新蓋建物或大型公共建案才需爭取的環保標章,跟一般民宅關係不大。但翻開台達累積打造的綠建築名單,從位於內湖的瑞光總部大樓(1999年啟用,台灣第一棟既有建築改善類鑽石級認證)、台中一中校史館(原建於1937年,首棟經建築碳足跡評量並公告的歷史建物)、到今年被荷蘭綠建築委員會(BREEAM)頒發「Very Good」等級認證的台達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總部大樓(1987年啟用至今),都是既有建物改頭換面為節能綠建築的案例。

台灣建築普遍老舊,屋齡不到10年的住宅僅約1/8。 (資料來源:國情統計通報)

「分散式」能源願景,少不了正能量建築

 815跳電事件發生後,不少人都認為台灣必須加速建構「分散式」發電系統,才能避免集中式電網癱瘓風險。不過,分散式發電除了大量擴增再生能源,兼具節能、創能、儲能三重效益的「正能量建築」(Positive Energy Building)也需同步普及,成為未來能源網絡的重要一環。

 正能量建築是指建築不但具備節能減碳的環保功能,還可發電自用,不必無時無刻仰賴市電供給,當發出的電力多過需求,多餘電量還可分享給左鄰右舍,或賣回給電力公司。美國著名環保組織「落磯山研究中心」(Rocky Mountain Institute)的研發中心,每年便可自發11.7萬度電,不但超過本身需要的8.8萬度,還設有儲能電池,可協助當地市電削減尖峰負載壓力。而落成兩年的台達美洲區總部大樓,不僅利用地源熱泵減少6成空調耗電,屋頂上的太陽光電系統還提供大量潔淨電力,今年7月更首次達到發電量超過廠區需求的里程碑,未來可望成為加州Fremont市第一棟達到「淨零耗能」(Net Zero Energy Building)的綠建築。

未來建築除了節能和發電,還要具備儲能、調節電網壓力等多種功能。(圖片:《FROM THOUSANDS TO BILLIONS》)

 別以為上述景象是歐美國家才看得見的先進綠建築,事實上,台灣也有許多展現正能量及淨零耗能潛力的案例。比方2009年問世、由台達協助建置的高雄世運會主場館(現更名為國家體育場),當時曾締造全球首座跨越百萬(MW)規模的「建築整合太陽光電系統」(BIPV)記錄,每年可供應上百萬度綠色電力抒解夏季尖峰用電。

 而台達「低碳達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楊乾)阿乾的家,過去活用一系列市面上買得到的節能設備和設計巧思,就把一家四口整年電費控制在5,000元左右,最近喬遷的他規劃中、由老屋改造的「低碳住宅2.0」,更增添了最新儲能裝置,加上向政府申請「時間電價」,打算提供更經濟實惠、也更環境友善的智慧節能新作法。這些從台灣本土孕育的綠建築成功案例,都可在10月開幕的「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眼見為憑。

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

2017.10.01~30 09:00~18:00 (免費入場)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蓬萊B4倉庫

展覽官網

 

(本文原刊載於台達品牌雙月刊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11.14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11.14
1,532則報導
1則影音
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走一趟高雄駁二,預見未來綠建築新面貌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5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5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