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新北投人共同的回憶,新北投火車站歷經26年在外漂泊,於4/1號進行開館儀式,而火車站古蹟修復與重建位置,引起會場內外討論。
全台唯一僅存木造老車站,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整體建築以卡榫連接,不用一根鐵釘,歷經拆除、落腳彰化25年,4月1日將於台北市北投區重新揭牌。
關於新北投車站回到北投這邊,我們在地居民是很開心的,畢竟它在其他地方待了一陣子,那很可惜的是沒有好好保護,但是回來之後,雖然因為它的建材部分有更新,可是這不影響居民對它的感情我覺得,這是對我們在地很大的精神鼓舞。
車站老舊損毀的部分,也透過此次機會加以修復,盡量使用原材料,堪用或遺失的建材就用新材料代替,從外觀判斷,舊木材色深、新材料色淺,而屋頂重現經典銅瓦,造型復古。
現在新北投車站已經做好了,裡面整個,主要的這些木構造這些組成,百分之80都是舊的原來的材料,然後百分之20,門窗大概是用新的材料,另外一點就是說我們建築物全部是hinoki,就是檜木做的,四周都是雕刻。
新北投火車站之後會以博物館的模式經營下去,除了保留當地的文化,也是作為藝文活動展覽的地點。
未來營運方向是由台北市文化局委託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跟社區會共同籌組一個公民經營委員會,來共同來營運新北投火車站,未來除了各式的展覽,我們還會辦驛站講堂,那在戶外也會有定期的街頭藝人,各種活動的展出。
此次還鄉運動是透過北投居民,由下而上發起,來做文化資產的守護,是歷史保存意識的抬頭,但此次還是有美中不足的部分,在於重建的位置,並非原址。
我們為甚麼會堅持要回到原點,它有它的歷史意義在裡頭,重要的是我們希望這個北投車站回來,它既有文資身分,依據我們的文資法規範,它必須要回到我們原址,才是真正的它的故鄉。
重新回到故鄉的車站,火車雖然不再停靠,但依然乘載著在地人的記憶。
淡江新聞 黃品軒 林芳如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