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在HAKKA

嵌入:
文字-A A +A

桃園農改場姜課長:

大家來體驗割稻~割稻仔尾,但是稻子的品種非常的多,就好像各位都是人沒有一個人是一樣的;香米跟品質最好的米,也就是各位今天要體驗的要割稻的品種就是桃園三號。

新楊平社區大學校長唐春榮:我們七月十九號這天,今年我們特別選擇在楊梅富岡的富豐實習農場來推展食農教育。

我們特別結合了桃園縣政府的客家事務局及客家婦女學苑的一個課程,我們邀請客家的婦女帶著家裡的親人一同來參與來體驗割稻的辛苦。鄭文燦市長及各局處長官共同來參與,來見證要跟社會大眾宣示食農教育的重要。

新楊平社區大學志工胡溢恩:第一次割覺得不是那麼好割,變成他的大小、間距會比較拿捏不到,所以變成要慢慢的去把它算,在稻田裡面要割這個國字確實是困難度非常的高,所以我們就改用英文的代號。

體驗民眾:特地帶小孩來體驗一下農人的辛苦,然後看一下我們每天吃的米飯原來的樣子,實際操作就覺得很有趣,然後看到米粒一顆一顆真實的樣子很特別。

體驗民眾:看過這些用手動的農具看起來先民非常辛苦,現在進步多了,有很多的工具讓我們方便的使用,覺得時代的進步對人帶來很大的很大的方便。

新楊平社區大學實習農場老師鄭瑞壬博士:農場的教育方式,而且有機的工作方式也是社區支持性的農業,能夠在社區裏面能夠擴散回去,能夠在社區裏面成為一個話題,大家能夠互相學習。

新楊平社區大學校長唐春榮:那現在食安問題這麼嚴重的今天,讓社區民眾自己來體驗農事的一個耕種,我們的稻田強調無毒、健康、在地食材、在地消費,讓所有的民眾很清楚的知道所吃進去的食物從哪裡而來? 那了解以後就更會支持在的的農業。很多的媽媽帶著她的小朋友一起來,讓小朋友從小就有一個概念親近我們所居住的土地,他才知道汗滴禾下土,每一粒都是非常的非常的辛苦,我想這是最好的一個教育的方式。我想這是社區大學推動食農教育很重要很重要的一個方式。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3

加入時間: 2012.07.26

宅媽

加入時間: 2012.07.26
51則報導
51則影音
17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5:46

一起練習變老

2023-04-21
瀏覽:
3,079
推:
26
回應:
0
5:16

廢校後翻轉為實體社大~以基隆社大為例

2023-03-08
瀏覽:
3,764
推:
15
回應:
0
3:19

寓教於樂的霧峰林家宮保第

2022-09-25
瀏覽:
3,655
推:
13
回應:
0
5:37

公民記者見證「咱的老年」

2022-09-11
瀏覽:
3,714
推:
34
回應:
0
6:21

小小公民記者 怎麼說

2022-08-30
瀏覽:
2,365
推:
35
回應:
0
8:38

咱的老年~自己作主

2022-07-26
瀏覽:
4,281
推:
58
回應:
16
5:23

體驗視線死角

2021-12-08
瀏覽:
2,331
推:
64
回應:
0
9:58

從青山綠水到鹹風海邊

2021-10-28
瀏覽:
2,308
推:
65
回應:
0
3:25

萬人快打仿「宇美町式」接種

2021-06-17
瀏覽:
2,654
推:
34
回應:
1
5:24

目睹兒為何與兒少保綁在一起

2021-04-03
瀏覽:
2,761
推:
116
回應:
0

食農教育在HAKKA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9,189篇報導,共12,31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9,189篇報導

12,31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