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台灣回顧:環署要求淡北快環評 縣府不服

嵌入:
文字-A A +A
影片受訪者依序

淡水鎮長蔡葉偉

淡水民眾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代表陳建志
-------------------------------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撰文:林琬瑜

淡北道路緊鄰淡水河河岸;圖片提供:2008年反淡快連線台北縣長周錫瑋執意推動的淡北快速道路案原定2008年底動工,因規劃路線緊臨紅樹林保護區,不僅嚴重破壞生態,防礙水利洩洪,且全長僅4.7公里的道路最多僅省5分鐘車程,卻需造價37億,不合效益,引起環保團體及居民的強力抨擊。環保署已要求淡北案需納入環評,此興建案出現變數。但在近日的會議中,台北縣政府仍舊不改其態度,揚言第一標(紅樹林至竹圍)將在12月底前發包,欲以既成事實要脅中央及臺北市完成全段工程。

為帶動觀光發展,台北縣政府積極計劃在淡海新市鎮372公頃的專區,打造亞洲最大,也是全世界第一座家庭式綜合休閒園區。此園區美其名為家庭娛樂特區,實為博奕特區。周錫瑋認為,淡水博奕特區的設立,不僅能引進上兆元的外資及國際級經營模式,更能帶動台灣觀光服務邁向國際化,創造數萬個就業機會。唯有改善交通,才能影響淡水未來發展的關鍵。為此,他揚言不惜違法發包要興建淡北快速道路。

然而改善淡水交通的唯一辦法是蓋淡北快速道路?全長4.7公里的淡北快速道路,因緊臨紅樹林保護區,施工前後及道路開通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噪音、棲地破碎等,將嚴重破壞生態及文化景觀。而紅樹林保護區不僅是台灣面積最大的水筆仔純林,珍貴且豐富的自然生態也因此受文化資產保存法規範保護。一旦動工,對生態平衡所造成的嚴重衝擊與影響將永難彌補。

有鑑於此,1996年交通部所提議興建的淡水環河快速道路,已於2000年在環評程序上被否決。環保署及農委會林務局等主管機關更均曾發函認定「不宜開發」。 在馬政府大力提倡節能減碳及環境永續發展之際,主管機關的交通規劃不應只停留在「車多路塞就造路」的短視思維。

對此,反淡北聯盟指出,改善淡水交通的替代方案有拓寬台二線、改善交通號誌、設置左轉專用道及發展藍色公路等,都可解決並舒緩淡水的交通瓶頸。台二線至今只有20至25公尺寬, 拓寬至40公尺寬,毋需花費鉅資。再則,耗費37億的淡北快一旦完工後,省5分鐘的車程,卻也把擁擠路段由淡水段往前推4公里至關渡段,造成新的交通瓶頸,無益於交通的實質改善。

此外,觀光發展只能靠博奕特區?還是只為政績好看?抑或圖利開發特定開發廠商?博奕產業所衍生的諸多社會問題,如毒品、色情、竊盜、強盜殺人等各類治安危機所造成的後遺症,及其耗費的社會成本是政府難以收拾與估算。正因如此,除非已無替代方案可行,否則先進國家許多城市都強力反對引進博奕產業,製造更多社會問題。

淡水河北側道路經過自行車道;圖片提供:2008年反淡快連線淡水紅樹林及北海岸,有其得天獨厚的人文及生態景觀,是上天恩賜台灣的自然瑰寶。只要規劃妥當,美麗的人文、生態風情足以讓人流連忘返,其龐大的觀光產值絕對遠超過博奕產業的短期經濟效益。主管機關不應只停留在「造路=開發」、「博奕=經濟成長」的淺層思維,視破壞自然環境生態為經濟成長的必要之惡。如能真正以人為本、環境永續發展為思維前提之下,更審慎評估及規劃相關興建案,相信淡水生態旅遊的觀光產業邁向國際化,是指日可待!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11.24

2008teianews

加入時間: 2008.11.24
30則報導
17則影音
0則OnTV

關心的議題

作者其他報導

2008國際回顧:北京奧運促使中國面對節能減排

2008-11-28
瀏覽:
2,827
推:
1
回應:
0
1:37

2008國際回顧:碳交易「商機」大 交易制度惹爭議

2008-11-28
瀏覽:
4,521
推:
6
回應:
0

2008國際回顧:全球金融風暴下的石油爭奪戰

2008-11-28
瀏覽:
4,855
推:
1
回應:
0

2008國際回顧:緬甸風災的警訊 大自然反撲

2008-11-28
瀏覽:
2,248
推:
0
回應:
0

2008國際回顧:四川地震 災後環境問題待善後

2008-11-28
瀏覽:
2,252
推:
0
回應:
0

2008國際回顧:蜜蜂神秘失蹤事件之謎

2008-11-28
瀏覽:
2,552
推:
0
回應:
0

2008台灣回顧:環署要求淡北快環評 縣府不服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1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1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