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君旻/南華大學報導】劉紹爐曾為雲門舞集創始團員,現為光環舞集藝術總監暨編舞,以「嬰兒油上的現代舞」闖出名號,結合武術與體操之美,化繁為簡,並輔以人聲元素為最佳伴奏,現任南華大學美學與視覺藝術系兼任副教授。 在本校通識課程「身體與聲音之美」課堂中,劉紹爐教導同學,舞與呼吸結合的重要性,他表示,用耳聽不如用眼聽,用眼聽不如用氣聽,讓同學深入體驗「氣」的無形與浩大,並現場示範教導同學,課後細心了解同學課堂心得與內心疑問,曾參與文化局扶植的九九兒童劇團,現任南投集集國小藝術創作課程專任教師蔡金滿表示,現代舞使平面的物體更有延伸感,立體景觀令人嘆為觀止。 本校宗教所研究生陳昭伊說,光環舞集奧林匹克舞作演出時,舞者手牽手齊致敬如溢滿宇宙的愛,讓她數度感動落淚,原本封閉的個性,也因現代舞的訓練,回歸到最初的韻律,讓她不斷反思,學會聆聽他人心聲。 劉紹爐是竹東客家人,早期受到劉鳳學教授啟蒙,開始投身舞蹈生涯,之後在雲門舞集受到林懷民老師薰陶,為雲門舞集創始團員。1990、1991年獲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獎助金赴美深造,在美國紐約大學悌西(TISCH)藝術學院舞蹈研究所,獲藝術碩士學位。 曾被紐約時報舞評家評為「動作簡單、卻饒富深意」的現代舞,1994年發表的《奧林匹克》舞作曾至紐約及德國演出,深受當地觀眾及專家肯定,並榮獲1997德國路德維表演藝術中心「表演藝術創新獎」,於1998年獲第二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2001更榮獲台北縣政府頒發文化藝術人才舞蹈貢獻獎。 光環舞集創辦人暨編舞劉紹爐說,自1984年迄今,二十年的創作演出過程中,舞團由早期的鄉土風格時期、以強調肢體創作的主題與變奏時期、到目前蛻變為自成一格的東方現代舞蹈,以「氣、身、心合一」的理念入舞,先後發表過「嬰兒油上的現代舞」系列舞作、「觀音聽舞」等系列舞作,其中「嬰兒油上的現代舞」系列作品先後受邀至美國、日本、歐洲、澳洲等地之國際舞蹈節參與演出,獲得一致的肯定及讚賞,編舞持續探討身體與聲音的統合關係,為日後創作與演出的重要方向。 而眾多國際媒體及評論者對「嬰兒油上的現代舞」系列作品也給予極高讚賞,法國瑪恩河谷雙年舞蹈節藝術總監Michel Caserta曾表示,光環舞集與眾不同的舞蹈創作,嶄新的表現具有極大的震撼力,德國阿亨新聞報也形容它為結合精神、身體和意識,彷彿出現活生生的人體雕塑,Dialogue雜誌也報導嬰兒油上的現代舞不純為視覺性,而是精神的,猶如哲學家康德所形容的某種崇高的藝術,精神上深刻的騷動。 以現代舞「嬰兒油」享譽國際的光環舞集,創辦人劉紹爐傳承客家文化的精華,20餘年來持續創新客家文化元素的現代舞。令人動容的是,劉紹爐61歲依然堅持永不退休於舞台之前,他笑說,「那是因為我是一頭牛,一頭台灣水牛,一輩子耕耘一畝田」。 多年以來,劉紹爐投注於氣、身、心合一的訓練之中,積極開發身體與聲音的互動。他發現動作是關鍵,進而發現舞蹈中更基本的元素,那就是呼吸。若運用到客家山歌的現代舞蹈上,由於客家山歌多在工作時創作出來,在爬坡挑擔、施力工作中唱出來的歌,就必須靠丹田,因走路中的呼吸、挑擔的呼吸,各有所不同,需要用氣來啟動,丹田啟動了聲音和動作,讓歌曲中的呼吸有了輕與重,配合力度的變化,旋律節奏自然而出,這正是劉紹爐現代客家舞蹈最精華之處。 劉紹爐表示,舞蹈中的舞者,身體與心通常是分開的,展現肢體的深度,唯有透過呼吸結合,而舞者再加入自己的聲音元素,方能探索出身體與聲音的關係。劉紹爐補充說,這是無法靠學習、模仿得來,他的童年客家生活記憶,轉換為舞蹈表達,深化後產生新的時代意義、舞蹈的具體藝術表現。 隨著年紀的轉變,劉紹爐決定回歸本質去鍛鍊,他認為舞蹈的美感是來自於舞蹈中的互動。劉紹爐說,舞蹈與生命成了共同體,藝術的極致就會表現出來,這已成了信念,舞蹈不再只是為了謀生,氣、身、心三合一融合了中國陰楊太極、氣功與即興,並與東方環境結合,深受西方舞蹈專家與觀眾一致的肯定。
雲門創始員 劉紹爐闖名號
2008.11.18 07:47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
全球蚯蚓持續銳減 臺灣蚯蚓養殖業面臨的窘況
2023-06-08
香港協力車登壽卡 推手倍感溫暖

2023-06-08
北市碧湖公園 外來魚種移除

2023-06-06
月經作畫不自卑 大膽揮灑女性自決

2023-06-07
《社團國小》
2023-06-06
玩童巷弄嬉遊記
2023-06-07
「廢」欲清 海廢監測一起來
2023-06-05
長庚大學助精障者職業重建 重回社會

2023-06-06
三灣女力顧家園 打造村民好生活

2023-06-06
白色浪潮 來去溪口看拉麵線
2023-06-05
豬舍變身狀元咖啡
2023-06-01
邂逅 美麗的金龍湖
2023-06-01
林百貨2023

2023-06-02
長濱文化遺址‧數萬年前 史前石器時代巨石~長光岩棺&忠勇舊石器時代單石

2023-06-02
彩繪機捷與下水道.台電師傅

2023-06-02
實踐樸門永續的樂活農園

2023-06-01
影音攝製說社大社群好故事 文山社大
2023-06-01
走讀臺灣林安泰古厝歷史文化史蹟

2023-06-01
心悅生醫今天在汐止召開股東會
2023-06-01
九份金礦博物館 傳承在地淘金文化

2023-06-01
科學其實很有趣!一日限定「Open Call科學展」
2023-06-01
水墨二重奏--林錦濤、楊企霞雙個展登場 呈現特有創作形態
2023-06-01
大崎村種藝術的農人
2023-06-02
華山水上站建站13週年 心喜樂感恩相見歡

2023-06-03
認識手作步道觀賞美景及自然生態環境
2023-06-02
資優生成為最大藥頭 只因父母做錯一件事
2023-06-07
「全校人人都會吹木笛」竹塘國中力推音樂教育,建構同學人生的蝸牛殼!

2023-06-07
義竹國中「服務利他」,蘭若基金「為善常樂」~益起來!!!
2023-06-04
華山水上站建站13週年 心喜樂感恩相見歡

2023-06-03
藝術家楊樹森賦予玻璃瓶繪畫新生命
2023-06-03
慰勉宜蘭官兵辛勞 聖德慈善偕宜蘭軍服站端節勞軍
2023-06-07
豬舍變身狀元咖啡
2023-06-01
玩童巷弄嬉遊記
2023-06-07
用遊戲再創社區空間的生命力

2023-06-05
大崎村種藝術的農人
2023-06-02
林百貨2023

2023-06-02
實踐樸門永續的樂活農園

2023-06-01
優秀升學表現 榮耀三鶯土樹 鶯歌工商在科技校院繁星升學中成績閃亮
2023-06-06
邂逅 美麗的金龍湖
2023-06-01
公園裡也有天坑?
2023-06-06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