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臆解《恒先》‧第十二簡 (十五) 銀髮游藝

文字-A A +A

好奇寶寶的公民新聞平台除了自己發新聞外,也轉載商業媒體不刊登的訊息、刊登網友的留言或投書,將一些好的訊息廣為傳播。以下是好奇寶寶副刊『銀髮游藝』專欄。

@@@@@@@@@@@@@@@@@@@@@@@@@@@@@@@@@@@

上接:

副刊:臆解《恒先》‧第十一簡 (十四) 銀髮游藝

https://www.peopo.org/news/239207

@@@@@@@@@@@@@@@@@@@@@@@@@@@@@@@@@@@@@

臆解《恒先》‧第十二簡

舉天下之生,同也。其事,無不復天下之作也,無許極,無非其所舉;天下之作也,無不得其極而果述。用或      (第12簡)

 天下所有人為的造生,都是一樣,不過是反應人為施作的結果。這種人為的造作不能達至自然的恆道,自然也沒有對治的反應。因此,只要盡力朝著滿足所追求目標的條件去作,便會有其結果,且為人所傳述。

“許”字簡文寫如 圖一‧a,說文解釋為:

『聴言也。从言。午聲。』

意思似乎是說:接受他人所說的話。顯然這和今天多數人對該字的理解,不完全相同。倒是《廣雅》的『與也』;《玉篇》的『從也』;《廣韻》的『可也』;《增韻》的『約與之也』等這些解釋,比較為現代人所熟悉。說文解釋文中所說“聴”字,只能是和“許”字相關的一連串心理行為中,居於其中一段的部分行為。清代說文注解釋“許”字說:

『聴從之言也。耳與聲相入曰聴。引伸之凡順從曰聴。許,或假爲所。或假爲御。下武傳。許,進也。卽御進也。東平王蒼正作昭茲來御。又爲鄦之叚借字。』

所以,“許”字現在的解釋為:應允或希望,都是引伸的涵意。漢代以前應該另有意思,而這個意思應該和段氏所說「許,進也。卽御進也。」有相關性。說文解釋“御”字:

『使馬也。从彳从卸。【馭】(參看 圖一‧b),古文御,从又从馬。』

意思是:駕馭著馬前進,重點則應該是:利用馬以作為行進的工具。但說「【馭】(參看 圖一‧b),古文御,从又,从馬。」今天來看,顯然是不正確的認識。而應該是說:以現今寫作“馭”的篆字,來解釋“御”字。因為,查考甲骨契文讀者便會發現“御”字寫如 圖一‧c,而“馭”字寫如 圖一‧d。後者當然是一象形兼會意的文字,明示控制馬匹以為人用。用這個字解釋抽象的 圖一‧c字,顯然是轉注的解釋方式。所以,圖一‧c字的本意,必然和「節制行止」有所關連。

圖一‧c字由符號 圖一‧e和圖一‧f組合而成;而 圖一‧f符號,如果從實體看,表示為「四方通達的道路」,從抽象解釋,則表示為「運行」。圖一‧e字在商代甲骨卜辭中,多表示是一種祭禮,而與人的吉凶禍福有關。並且,商代的官制中有「缷史」一職。平時在王身後記錄王的所言所行,更有甲骨文辭顯示,「缷史」可能握有兵權,可代王伐逆,因此具有監察高級官員,以及封侯的職權。而到了周代的青銅器銘文中,圖一‧e和【御】(圖一‧c)字多用於和人直接相關得事務或活動有關,而【馭】(圖一‧d)字則與車馬的運用有關。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大盂鼎銘文中有文「在雩缷事」的“缷”便寫作 圖一‧e;而另一處文辭「人鬲自馭至于庶人」的“馭”便寫作如 圖一‧g;圖一‧g字的右部首是“鞭”的早期寫法,顯示【馭】(圖一‧d)字的演化由:徒手控馬,變成用鞭策馬。而 圖一‧e字的演化,則由被後世解釋為“午”字的 圖一‧h部首,轉寫成圖一‧i,然後,更進一步演化成金文字體中的 圖一‧j符號。圖一‧j符號的形式,極接近戰國時期發展出的十字弓,應該解釋為“矢”字。而自遠古以來,“矢”字便代表「勤敬不懈」的意思。“午”字到目前為止,沒有明確的資料,可以確切說明原造字的意涵。但從 圖一‧e字使用的演化,讀者因此可以推想該字是一象形文字,表示:人長跽而敬祈神祐,以利於節度人為行止的意思。所以,【御】(圖一‧c)字增加使用【行】(圖一‧f)符號,更強化監督用事行止的意思。

因此,許字「从言。午聲。」的解釋,似乎並不精確。“午”字應該不僅「表聲」,也是同時具有「表義」的功能,意思是:敬祈。所以,“許”字較早期的概念應該是:敬祈有言,以為事治。如此,便能理解中山王錯鼎銘文的文辭:「氏以寡人許之,謀慮膚從」的“許”字應當解釋為:求用能臣的智慧。這便是在古代君王,以人為制度下的上位者,敬用賢臣而謀求賢者的智慧,來治理國家的一種表述。這完全符合周代初期,君王者代天牧民,其職責之首為:敬示天理,並乞訪賢聖以治民的政治理念。而如《左傳》隱公元年所寫「亟請於武公,公弗許」的“許”字,應該便是下位者懇求上位者的承諾之言。

在本簡中的“許”字,引用如上所推尋的概念下,「無許極」一辭意思便是:不要求達到,能依從自然恆道所需的極限條件。

本簡極字有兩種寫法,如:圖二‧a和 圖二‧b。兩者的意思並不相同。

許氏說文和這兩個寫法接近的字是 圖二‧c。解釋為:

『【亟】(參看圖二‧c),敏疾也。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

這個解釋和簡文的兩種用法都不相應和,但,表示人的行事非常敏捷、迅速;因此是一種引伸用法。同時,青銅器班簋的銘文中,有「作四方亟」一辭的“亟”字寫如 圖二‧d,金文常用字典(復文圖書出版社陳初生編纂)的解釋:中正或準則,是適切的說法,不過也應該是一種引伸的解釋。從造字的字形來看,它的第一義是指,有形的人長大到上可及天,是形體的最大值。不過自然界中並不存在這現象。所以,第二義方是:託言無形的道德或技藝的能力到達無上的造詣,或事態的發展到了無可再進的地步。所以:圖二‧a字,以它下方的止符,表達了行事的作法,是往最大限度的終點發展。而 圖二‧b字,則以心符,表達心中對最大限度的期望。

然而,本簡文中 圖二‧a與 圖二‧b字所指的最大限度目標,卻不相同。圖二‧a字所指的是:自然運作過程的最終點,也就如《易經》中所說:由剝而復,的剝盡轉復的意思。因此,這個過程的最終點,便是最初的起點;也就是自然恆道的法則。本簡的文句:『無不復天下之作也,無許極,無非其所舉。』用的“極”字便是 圖二‧a字,所以,所表達的意思即是:不謀求能像自然界永恆存在般的終極運作方式;因不謀求,所以不能達至自然的恆道。而本簡文句:『天下之作也,無不得其極而果述。』的“極”字用的則是 圖二‧b字,它所表達的卻是指:人為計畫下的最終目標及心中的想望達到最大、最強烈的情境。因為屬於人為,所以自然界也沒有原初的對治反應;也因此,只要願意盡力滿足所追求目標的條件而去作(最大的實現願望),便會有結果(所以也會有名;不論善、惡),人們因此會傳述其事。

@@@@@@@@@@@@@@@@@@@@@@@@@@@@@@@@@@@@@

下接:

副刊:臆解《恒先》‧第十三簡 (十六) 銀髮游藝

https://www.peopo.org/news/241745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0.20

好奇寶寶

加入時間: 2007.10.20
5,690則報導
289則影音
6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副刊:臆解《恒先》‧第十二簡 (十五) 銀髮游藝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49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49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