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北捷運新盧線大橋頭站出發,展開大稻埕之旅。沿民權西路西行,到延平北路二段路口,西側是往日的蘭花市場,東側是60年代的人力市場;沿延平北路二段南行,原大稻埕公學校被分隔成太平國小與永樂國小;到涼州街往東行,路口仍保留舊貌的仁安醫院,現在是社區營造中心,提供地區發展的解說;續轉往甘州街南行,街口東側是戒治鴨片癮的台灣總督府更生院舊址,當時曾由台灣第一位博士杜聰明醫師擔任醫局長;經過右側巷內一排的小吃攤,就可以看到1916年重建的大稻埕三大廟之一的慈聖宮,廟內有林右藻及陳維英所題的楹聯,點幾盤小吃在廟埕品嚐,別有一番滋味;休息片刻,自甘州街南行至保安街,甘州街40號是李春生捐獻建造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為台北市第一百處古蹟,其對面即李春生家族宅,34號呷二嘴的米苔目,冬熱鹹、夏冰甜各有滋味,隔壁是有40年歷史的牛肉麵。 轉東行至重慶北路口,在重慶北路與保安街交叉口,是人稱「鳳梨王」的葉金塗古宅,保安街上的三層樓立面仍保留古宅舊貌,三樓頂的立面,左右邊各可看到「泰」字的葉家商標,字旁的鳳梨即代表其事業,二樓飾以希臘式愛奧尼克石柱,有著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目前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辦公處所;前方由重慶北路、保安街、歸綏街與甘州街所圍成的區塊,即是1917年落成的江山樓舊址,俗諺:「登江山樓,吃台灣菜,聽藝旦唱曲。」足見當年之盛。 沿保安街東行,至寧夏路口即大同分局,有水牢舊跡與台北古城門的牆石,當年蔣渭水曾在此被拘留,往錦西街前行,也有蔣渭水紀念園區;沿寧夏路南行,前方左側於1916年成立的靜修女中,哥德式建築風格,有修道院的意味;至歸綏街轉西行,右側的一排約建於1936年的殘舊巴洛克建築即文萌樓,日治時期為漢人的風化區,服務著中低階層的勞動族群,1941年後為公娼館所在,與隔著重慶北路對面的江山樓,服務的是上層的富商名流,相同的行業卻是兩種風情。 歸綏街西行至延平北路二段,往北行,保安街交叉口202號的第一企業大樓是第一劇場的舊址,210巷13號的國泰第一大樓是國泰戲院的舊址;歸綏街241號側與民樂街交叉口的大稻埕公園有李臨秋銅像、懷念歌曲與迪化街周邊產業特色介紹;沿延平北路二段南行,西側與民生西路的交叉口是山水亭的舊址;民生西路314號(老店)與308號(新店)創立於西元1934年的波麗路餐廳,至今仍保留過去的裝潢與味道,是台北第一間西餐廳,也是當年相親的首選場所,對面是民生西路321號的杏花閣;南行至延平北路二段83號的行政院勞動部曾是1917年蔣渭水開設的春風得意樓,旁邊也是五月花大酒家舊址,85號的騎樓則是阿瘦皮鞋的發跡地;63號是1930年代開啟台灣咖啡館與藝文界因緣的維特咖啡館舊址,也是功學社創樂館,61巷北側是大光明戲院舊址;64巷是人稱鈕釦街的朝陽服飾材料區,茶葉公園有茶與迪化街歷史的介紹,有記茗茶則保留傳統製茶場的展示與解說;29-31號的意美食品是蔣渭水的大安醫院與台灣民報台北發行所的舊址,店內有相關歷史資料展示,25-27號維修成當年太平町店屋的風貌,有蔣渭水的相關資料與導覽;3-11號是大千百貨舊址,1、3號則是黑美人(All Beauty)大酒家的舊址,目前整修中,未來應有全新的風貌,對面轉角與民生西路的交叉口,就是東薈芳的舊址;往東方向,民生西路344巷的法主公廟每年的乞龜活動最是特色,廟前方189號的天馬茶坊路段,就是1947年2月27日,二二八事件的引爆點,再過去一些的163號就是蓬萊閣舊址;延平北路一段至三段即昔日的太平通,有著活絡的商業活動與紙醉金迷的酒國風情。 續行至甘谷街,昔稱「稻新街」,轉彎處有一座土地公廟為「景福宮」,羅福星在此召募黨員搞革命,不幸事蹟洩漏,組織被日本人識破被捕後處絞刑;行至延平北路一段66巷,巷口有一間土地公廟(福聚宮),巷內只剩一棟將拆除重建的老式建築,80餘歲老厝前有一面牆,也是台北古城門的牆石所砌成的,但這個區塊即將因都市更新計畫重建,希望有心的人們,能讓這些老石頭們有所歸宿,不要無端消失,土地公也能找到新家!(待續) 背景音樂來源:http://www.jamendo.com/en/track/1093792/day-free 小貼示: 一、大稻埕的範圍為民權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西臨淡水河,東至重慶北路。在清代以前,只有少數漢人與平埔族在此定居,因為有著曬稻穀的大片空地而得名;又由於濱臨淡水河,河利之便促使大稻埕地區的快速發展,因此也有「稻江」之稱。 二、一市場(永樂市場)、兩條街(延平北路、迪化街)、三大廟(慈聖宮、法主公廟、霞海城隍廟)、四料亭(東薈芳、江山樓、春風得意樓、山水亭)。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溪州部落自力造屋 創文化園區延續傳統文化
2023-03-25
3/17、3/20-3/26 網頁防護機制測試
2023-03-15
猴硐煤礦博物館 重新修復開放參觀
2023-03-25
原來是客
2023-03-25
不退流行的唱片 懷舊感滿點 
2023-03-24
白河林初埤木棉花季-台南白河

2023-03-24
嬉哈十六寮 做伙唱台江歌-台江建庄二百年首部曲
2023-03-24
社區就是我的教室 慢飛天使體驗半日農夫
2023-03-25
猛瑪象展現自我 橘子園茁壯夢想
2023-03-24
溪湖鎮後溪媽祖回娘家-廿四年的大盛事
2023-03-19
不只是模型 軌道車玩出國際比賽
2023-03-18
嘉義縣水上鄉112年健行嘉年華活動
2023-03-20
台鐵落軌事件頻傳 高雄站將試辦新閘門
2023-03-18
有故事性的帽子,友人離世為她完成最後的遺願
2023-03-18
蔡總統過境美會晤官員有了避戰思維 郭正亮兩國大小相當備戰大小懸殊避戰
2023-03-19
圓夢大舞台大膽秀自己
2023-03-21
本土社團送西瓜要求黃偉哲市長履行承諾
2023-03-18
盤點菸害修法 政府疑似為菸商開後門的痕跡?
2023-03-19
玩美角落點亮社區暗巷 小手畫家攜手彩繪家園 

2023-03-21
「古典現代.花漾時空」古流松藤會嘉義支部40週年台日交流插花展319圓滿結束
2023-03-19
疫情解封後大批民眾湧入辦護照造成人潮

2023-03-18
七十三公春祭大典 紀念客家先民保衞鄉土精神

2023-03-19
無痕山林運動

2023-03-18
戒毒路漫漫 成癮者的家屬如何自我療癒?
2023-03-22
番路鄉農會幸福農村推動計畫婆婆媽媽下鄉研習
2023-03-23
二六榮耀:歡度校慶、傑出校友:鶯為有您
2023-03-22
不只是模型 軌道車玩出國際比賽
2023-03-18
有故事性的帽子,友人離世為她完成最後的遺願
2023-03-18
溪湖鎮後溪媽祖回娘家-廿四年的大盛事
2023-03-19
圓夢大舞台大膽秀自己
2023-03-21
婆姐咖啡遇見幸福
2023-03-22
員林家商舉辦林清境「晴風暖翠水墨畫展」,師生賞析設計學院院長的鄉土美學!
2023-03-22
青年節公益串聯 竹崎救國團關懷長者

2023-03-19
大村鄉過溝村毛巾操、廣場舞超熱門,一起作伙相揪來運動..
2023-03-21
112年3月22日--公民新聞報
2023-03-22
副刊「歡喜婆婆」:“跛脚老馬奇遇記” 八嬤嬤講故事 作者:蘇君瑤
2023-03-18
教育部員工生消費合作社圍牆的流水?!駐衛警隊長還揶揄反映者?

2023-03-25
桃園企業敬軍團慰問海軍敦睦艦隊 預祝航訓順利
2023-03-23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