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我清淨霄裡溪
【還我清淨霄裡溪】
採訪/撰稿 陳佳珣
攝影 陳慶鍾 葉鎮中 張光宗
剪輯 陳慶鍾
霄裡溪本來是一條名不見經傳的河流,因為華映、友達把廢水排進來,讓它開始被注意,當國家法規並不足以保障原來生存在這裡的居民的權益時,就應該被檢討。台灣很小,有多少的好山好水好土地可以這樣被犧牲?把土地、水源都毀了,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還能平安嗎?
我們的島 節目
首播:2008-07-14(一) 22:00
重播:2008-07-19(六) 10:00
緣起
霄裡溪是一條名不見經傳的河流,因為華映、友達把廢水排進來,讓它開始被注意,當國家法規並不足以保障原來生存在這裡的居民的權益時,就應該被檢討。台灣很小,有多少的好山好水好土地可以這樣被犧牲?把土地、水源都毀了,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還能平安嗎?
內容
一片好山好水,一塊生產優質良米的土地,一條新埔人飲用水的來源,因為華映、友達把廢水排進霄裡溪,沿岸的產業、生態、人文、甚至是新埔人的飲用水安全,因此亮起紅燈。
霄裡溪是鳳山溪的支流,上游在桃園縣龍潭鄉,中下游就進入新竹縣新埔鄉,全長16公里,在居民生活記憶中,霄裡溪的水是好到可以直接生飲。民國90年,面板大廠華映跟友達陸續在溪流源頭設廠,廢水就排進霄裡溪,居民生活的從此改變,因為水再也不一樣了。
~公害篇~
霄裡溪是沿岸居民賴以生存的水源,早期甚至是飲用水來源,世代住在霄裡溪畔的黃先生取用霄裡溪水來養殖錦鯉,在華映、友達設廠後,就發生了三次鯉魚大量暴斃事件。鯉魚場老闆沿著河往上溯,而找到華映,但他氣憤地說,找華映理論總是推三阻四,說不是他的水,因鯉魚廠離華映有一段距離。為了水污染的問題,三和村民多次向環保單位檢舉,甚至兩次到華映門口抗議,但都沒有結果,因為桃園縣環保局表示,廠商所排放的廢水是「符合放流水標準」,依照水污法是無法撤銷廢水排放的許可證。
黃先生的鯉魚池已經荒廢,他不敢再養魚,深怕會血本無歸。而他向桃園縣環保局申請公害仲裁也被駁回,因為桃園縣環保局歷年的檢測數據,華映公司並沒有明顯嚴重的違法事實,於是他轉向環保署公害公害糾紛裁決委員會申請仲裁。
錦鯉死亡跟面板廠的廢水是否有關,在裁決書中載明了各項調查,其中,環保署督察總隊,曾發現未經許可的不明管線排放廢水,再與處理後的廢水混合後排放,水保處也曾連續8天監測廢水,發現華映有利用假日偷排廢水的情形,雖然黃先生並沒有擁有水權,但仲裁委員會認定他世居在這裡,而認定他使用霄裡溪的權利應該被保障。最後,委員會裁決華映應賠償黃先生180萬元。華映不服裁決結果提起上訴,被桃園地方法院駁回,現在上訴到台北高等法院。
~農業篇~
華映與友達的廢水一天的排放量總共三萬噸,在枯水期,甚至比霄裡溪原本的水還要多,這對引霄裡溪水灌溉的農業又有什麼影響。
龍潭鄉三和村民楊先生的土地位在水源頭,等於是華映、友達廢水排下來後,首當其衝的農地,三年前他就發現,把含有廢水的溪水直接引進農地,肥料沒多施,稻子卻長的特別高,但卻不結穗,他就知道水有問題。為了保護生產良質米的土地不受污染,他有三甲多的土地申請休耕,只剩下引山泉水灌溉的農田才種水稻。他撈起水圳泥土裡的螺和蜆說,華映、友達流出來的水圳的水,這些東西都活不了,連福壽螺也沒有,都死光光了。他說這個水不能種稻子,下游其他農民還不曉得,應該開會和大家討論。
霄裡溪沿線有五、六百公頃的農地,屬於新竹縣的就有500公頃,霄裡溪匯入鳳山溪後,還有一千多公頃的農田需要引水灌溉,民國92年8月,新竹農田水利會做例行的水質檢測時,發現水中的導電度偏高,而且持續不斷,才追查到華映、友達兩家公司。為求公信,新竹農田水利會還花錢請檢驗單位,做完整的水質檢測,發現在導電度、總氮、鈉吸著率、氯化物、殘餘碳酸鈉,都大幅超過灌溉水質標準,有的也不符合放流水標準。這些物質有的會破壞土壤結構,造成土壤不透水,對農業生產有影響;氯鹽多的話,會造成土壤鹽化;而重金屬含量即使現在沒超過,怕一旦累積,將來可能會成為潛在性重金屬污染的場址。
華映、友達造成霄裡溪水不適合灌溉的問題,新竹農田水利會雖然不斷發文給環保署和新竹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