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發現了母語失傳的危機,在苗栗鄉下的一個客家庒,有著這麼的一間學校,全校推動著母語文化.
為什麼要推動母語文化呢?
家長說:人不能忘本,怎麼可以不會說母語,還好有學校很認真在推動母語.
校長說:客委會擔心客語的沒落,所以和學校一起來推動母語生活化.
母語的興起,源自校長意識到身為客家人,如果連老一輩的都不教下一代母語,就怕會失傳,剛好客委會也察覺了這個危機就大力的推動客語生活化,一開始推動的困難是,只有靠學校學習,回到家中和父母還是說國語,成效不大,於是就讓他們將客語生活化,多聽多講多演再配合老師以帶動唱趣味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不會害怕學習,把說母語當成是一種有趣的遊戲,反而不是客家人的小孩也跟著學起客家話.一起跟著用客家話來做表演,也一起學習客家歌謠.
最後不但學習快速也輕鬆獲得客語基礎認證,家長被學校影響反而一起投入客語生活化,也來參加認證和親子的互動關係更親密,漸漸家長們都配合這個客語生活化,全校的家長和學生老師都會講客家話了,在學校的牆壁上有著一句: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勉勵身為客家人的我們,不能忘記祖宗傳承下來的語言,人不能忘本啊!!
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母語生活代代傳承,我們是"客家人"onTV
2013.07.22 17:00
- 發表回應前,請先登入
大林竹筍樹蛙 共生取平衡
2022-05-24
健康的玳瑁 早八 奔向大海

2022-05-23
感覺這個城市~鐵皮內的風景

2022-05-23
為顧環境 桃園有機農場生產有機菜有機蛋

2022-05-24
跳出舒適圈 舞團勇於挑戰新題材
2022-05-23
動物行為門診讓飼主更了解毛小孩
2022-05-24
布能說的秘密-剪裁出自己時尚的新衣

2022-05-23
象山六巨石采風

2022-05-24
水庫蓄水範圍 得免設滯洪池

2022-05-23
111年5月24日--公民新聞報
2022-05-24
政大成立校園轉型正義小組,辦藝術展籲促進對話
2022-05-20
Youtuber 「cheap」大戰北市交通局 網友怒嗆柯文哲負責
2022-05-22
「星媽」改寫人生藍圖 陪伴孩子走上旅途
2022-05-23
為公民新聞扎根-三鶯社大校長黃榮護專訪
2022-05-18
成軍三十三年佔有一席重地,埤頭國中舉重隊培育進軍國際大賽的機會! 

2022-05-19
不讓犯罪年齡下滑 國際社團攜手校園推動品格教育三年來不間斷
2022-05-18
塵封已久的故事 李建成導演用七年完成

2022-05-19
說走就走 旅行去

2022-05-20
本土確診突破百萬例 民調下滑至59分 陳時中:只能努力再努力
2022-05-20
2021北一一平 韓流對台灣的影響
2022-05-20
「哈來佳冬」化危機為轉機
2022-05-19
圓山導覽文化之旅–每個轉角都能看見祝福的地方
2022-05-18
二手市集 賦予手作材料新生命
2022-05-18
黄石城辭世,張成先:永懷 公益前輩 無黨無派精神。
2022-05-19
追求真理,橄知當下—體育教授許宏哲
2022-05-18
成軍三十三年佔有一席重地,埤頭國中舉重隊培育進軍國際大賽的機會! 

2022-05-19
Youtuber 「cheap」大戰北市交通局 網友怒嗆柯文哲負責
2022-05-22
紅磚拱廊之美 金門模範街

2022-05-22
不讓犯罪年齡下滑 國際社團攜手校園推動品格教育三年來不間斷
2022-05-18
布能說的秘密-剪裁出自己時尚的新衣

2022-05-23
為顧環境 桃園有機農場生產有機菜有機蛋

2022-05-24
從打版製衣中找到專屬於自己的美

2022-05-20
「星媽」改寫人生藍圖 陪伴孩子走上旅途
2022-05-23
水庫蓄水範圍 得免設滯洪池

2022-05-23
為公民新聞扎根-三鶯社大校長黃榮護專訪
2022-05-18
為疫情下焦慮學生注入熱血,達德商工結合疫情主題辦理畢業成果展

2022-05-19
阿里山法蒂瑪聖母聯合堂區堂慶
2022-05-18
多重夾層-聚離於藝情時代
2022-05-20
女星認「1壞習慣導致罹癌」 悲揭醫法無共識
2022-05-20
大林竹筍樹蛙 共生取平衡
2022-05-24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終要認祖歸宗,母語必須會懂...!!!
畢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語言,代代相傳,莫讓自己的母語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