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山林的契約:環境信託的森存之道onTV

嵌入:
文字-A A +A

標一:發覺自然美好 成為山林守護者

OS:微風吹響山林,伴隨蟬鳴鳥叫聲,民眾踏著輕快的腳步,走進充滿生機的大自然,然而這可不是一般的登山郊遊。專注聆聽導覽人員的生態講解、親自動手整理枯倒的竹林,這是位於新竹縣芎林鄉鹿寮坑南何山的自然谷,在假日時所舉辦的自然谷森林守衛者工作假期活動。

生態導覽NS:植物分類是用花、果實、種子。可是花、果實、種子是一年四季都可以見嗎?似乎不是。

生態導覽員謝伯鴻Bite:我從2015年來之後,就負責這樣的業務,所以到現在應該已經六年的時間了。有時候他們會露出一些,欸,恍然大悟啊,或是跟你有一些比較親密的互動的時候,其實每一個都滿令人印象深刻的,而且他們下次來的時候甚至還知道,他是上次有做過這樣反應的人,記憶猶新。

OS:根據行政院林務局的統計,台灣森林覆蓋率為百分之60.71,高於全球平均值的兩倍。因為台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交界處、垂直高差接近4000公尺,因此擁有多樣化的生態。然而,台灣擁有這麼多豐富的自然資源,但許多民眾卻對我們所居住的環境一無所知。

吳杰峯講解森林NS:連續三年還是四年,貓頭鷹都有進來入住。

OS:自然谷能夠成為現在樹木繁多的景象還得多虧他。吳杰峯過去是竹科的工程師,在大學時因為喜愛自然而參加登山社,為了將山林的美好保留下來,而開始有了買地的想法。因緣際會下找到了這個地方,但買下這塊土地卻沒有吳杰峯想的這麼容易。

自然谷環境信託委託人吳杰峯Bite:這谷地說大不大我們買1.8甲,但是還有包括鄰近村長的地,加起來這谷地大概快7甲左右。那村長他們家的也是都荒廢掉了,那所以我們事實上也是協助那邊做一些處理。

標二:廢棄到綠意 自然谷用信託顧自然

OS:順利買下土地後,面對廢棄的柑橘園和滿地的雜草,吳杰峯和其他合夥人除了自己移植原生樹種,清理雜草之外,在這過程中也讓他們開始思考該如何更好的維護這片土地。因此他們嘗試了至今為止,還未有人使用過的環境信託方式,先後與荒野保護協會及環境資訊協會簽訂契約,將山林保育透過環境信託交給專業機構進行復育。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專案經理周昭蕊Bite:我們在前期做了一些像生態調查,像自然谷接下來要做的調查其實也還滿多的。除了生態的基礎資料之外,其實還有這邊過往的人文歷史背景,是我們希望去了解的。

OS:環境信託是公益信託的一種類型,就是將自己所擁有的土地以「環境保護、棲地保存」的理念交由專業機構進行管理。以委託人、受託人和信託監察人一同確保「公益信託關係」的完整性及正當性,讓生態得以永續保存。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主任溫于璇Bite:我覺得環境信託就是一個工具跟手段,可是最重要的概念是大家能夠保護環境的心,去了解說這個世界上除了人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動植物是跟我們一起生存在這個環境,我們跟這個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共存。

標三:大自然的考驗 環境信託的困難

OS:但是為何環境信託可以有效保育山林,但13年來卻沒有其他例子出現呢?吳杰峯提到,因為信託的本質最重要的是國民的參與,但是公益信託的概念在台灣並不普及,因此民眾對公益信託並不是很熟悉,加上信託法當中提及能夠成為受託人需要具備一定資格及條件,這都是導致環境信託無法在台灣普遍使用的原因。

立法委員高嘉瑜Bite:我覺得信託的對象跟受託的對象,都可以是多元而且是可以有不同的,依照專業跟資產的性質來做相關的信託。所以我覺得在相關的法令修正之後,應該除了自然谷之外,能夠有更多成功的例子。

標四:守護自然森命力 給大地永恆承諾

OS:經過修法的努力與自然谷的推廣,環境信託也漸漸走入民眾的視野,成為保護山林的另一種方式。

自然谷環境信託委託人吳杰峯Bite:這些樹現在慢慢長大起來成林,也希望這些會回到我們下一代身上,有一天這些就會慢慢又會再往下面去札根。希望這樣的美好可以一直傳承下去。

OS:從過去一大片的荒野到如今的綠意盎然,吳杰峯花了13年的時間,才將自然谷復育成如今的山林。這十幾年來,在推廣環境信託這條路上吳杰峯獨自前行,他希望透過自然谷的成功,能夠吸引更多人一同加入,帶動環境信託成為未來保育山林的趨勢,讓自然谷不再是唯一的案例,並期待環境信託能夠在台灣的各個角落遍地開花。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3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233則報導
2,887則影音
55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10

改裝行動醫療車 偏鄉行醫三十載

2024-04-19
瀏覽:
2,925
推:
8
回應:
0
1:42

瓜地馬拉學生留學來台 文化差異甚大

2024-04-03
瀏覽:
5,211
推:
0
回應:
0
1:49

促進世代交流 銀髮族素人脫口秀

2024-04-02
瀏覽:
5,272
推:
2
回應:
0
1:34

規避手段眾多 上路四年北宜區間仍有缺陷

2024-03-31
瀏覽:
4,528
推:
0
回應:
0
1:37

新北泰山森林書屋 傳遞原民文化

2024-03-31
瀏覽:
17,352
推:
48
回應:
0
1:43

大稻埕碼頭新舊共存 貨櫃市集湧人潮

2024-03-31
瀏覽:
3,384
推:
1
回應:
0
1:41

塑膠製品充斥 竹製品追求環保永續

2024-03-31
瀏覽:
3,438
推:
1
回應:
0
1:36

深耕偏鄉地區 翻轉教育劣勢

2024-03-31
瀏覽:
3,381
推:
0
回應:
0
1:37

​​餘音裊裊 傳唱消逝的魚寮文化數魚歌​

2024-03-30
瀏覽:
4,162
推:
0
回應:
0
1:38

​無漁以保未來有魚 護生放流與海共生

2024-03-30
瀏覽:
6,861
推:
0
回應:
0

與山林的契約:環境信託的森存之道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061篇報導,共12,81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061篇報導

12,81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