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零後的再生文化─堅韌的柑腳生命力onTV

文字-A A +A

   在因緣 際會之下,村裡的柑林國小與夢想基金會有了合作的機會。柑林國小前任校長陳秋月,曾向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申請開辦生態藝術課程 。協會請夢想基金會幫忙,但基金會董事長蔡聰明開出了條件,「給我三十個森巴女郎」蔡聰明說。因此在村長陳資郎和太太石雅渝四處奔走 、勸說後,終於找來約二十名阿公、阿嬤及村裡的人加入森巴舞群,並與柑林國小學生合辦了一場森巴舞嘉年華會。

一切從阿嬤跳森巴舞開始
  1月16日車子沿路由大台北駛往雙溪,從人聲鼎沸的市區來到雙溪的一個小 村落,「柑腳」,一路上彷彿我們所生活的世界逐漸漫下來了。
  雙溪鄉位於台北都會區的外圍地帶,境內自然環境尚未受到都會區過 度成長的波及和汙染,因此在這裡可以看到豐富且乾淨的綠色資源,萬物皆回歸最寧靜且平衡的狀態;但在這人口外移嚴重的村落裡,很難想 像柑腳在過去煤礦業興盛的時期,因著大家對黑金的嚮往,小村落曾是個經濟繁華的夢想之地,在村裡活動的人也曾達到近萬人的盛況。柑腳 從一片車水馬龍、人聲鼎沸,至今日的安靜沉寂,小村落隨著時代的改變而繁華落盡,成了遠離塵囂的百人山城。
  2008年初,在因緣 際會之下,村裡的柑林國小與夢想基金會有了合作的機會。柑林國小前任校長陳秋月,曾向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申請開辦生態藝術課程 。協會請夢想基金會幫忙,但基金會董事長蔡聰明開出了條件,「給我三十個森巴女郎」蔡聰明說。因此在村長陳資郎和太太石雅渝四處奔走 、勸說後,終於找來約二十名阿公、阿嬤及村裡的人加入森巴舞群,並與柑林國小學生合辦了一場森巴舞嘉年華會。

養生村計畫啟動
  嘉年華會雖讓沉寂已久的小村莊再次動了起來,但終究僅只是一天的狂歡及感 動,為了讓嘉年華會的感動延續下去且從這樣的基礎中找出凝聚情感及在地文化發展的途徑,以解決人口嚴重外移的問題,陳資郎夫婦苦思該 如何改造社區。經過大家腦力激盪及多方討論後,決定了善用柑腳的山、水、鳥、魚、藥草等現有自然資源及已經有了基礎的森巴舞群一起打 造「柑腳養生村」。
  透過夢想基金會的協助,號召了傳穆醫家診所負責人吳泓德從去年九月起,每周一天到柑腳教老人家經絡拳健身 ,並傳授刮痧、拍痧、經絡敲打術和香草灸等民俗療法;吳泓德的太太楊醫師及「原鄉原味」烹飪工作室則帶著村民利用當地的農產品設計食 譜、料理藥膳;中華勇者瑜伽服務協會理事長連欽發老師亦每周到柑腳教村民練瑜伽養身。除了各項資源的引進,夢想基金會的Molly更在當地 蹲點,試圖用在地的觀點深入地了解村民的需求以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並協助各項行政工作的籌備及對所有挹注的資源進行整合。
   在不到半年的籌備時間,柑腳養生村已累積了一定的能量及活力,於開幕活動當天便可看出這一個因歲月而逐漸凋零的地方又再度對未來重啟 熱情且充滿著希望。看著忙進忙出的村民,在開幕前為森巴舞作最後一次的練習,各個攤位包括各式民俗療法及瑜珈體驗亦蓄勢待發,準備迎 接每個對此有興趣的訪客,而淡江大學建築系老師王俊雄所帶領研究生劉凱欣等人以「柑腳養生村」為主題,規畫養生村的地景新風貌更在社 區的托兒所中清楚展示。
  開幕活動由村民組成的森巴女郎及森巴鼓遊行隊伍熱鬧地揭開序幕,看著阿嬤們穿著專屬設計的礦工森巴服,自信且興奮地舞動身體,相 信森巴舞已經成為他們現在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從一開始因為要穿上「沒幾塊布」衣服而集體打退堂鼓,到如今對跳森巴多了一份驕傲及成就 感,森巴舞確實創造了她們彼此的共同記憶。緊接著森巴遊行之後,是事務所的掛牌儀式和一連串的社區簡介及導覽參觀,看著那些湧進的人 潮,為原本寂靜的村莊帶來了生氣,對當地居民而言,更是個振奮人心的開端。最後的重頭戲是「養身餐」的品嚐,每一道菜都是村民利用地 產的農作物以養生概念精心設計出來的,除滿足了每個人的味覺亦讓人吃的到安心及健康。

形塑在地新文化的長遠之計
  柑腳養生村的計畫試行至今,可以看出每個村民對此皆有一定的期 待及想像,而在這近半年的籌備工作中,夢想基金會及村長夫人石雅渝對於村裡的資源引進及整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村長夫人石雅渝從說服 婆婆媽媽們加入森巴舞群到動員村民參與營造柑腳養生村,村民對公共事務的態度從被動到互動到今日的主動參與,其內部人際網絡的連結則 為未來社區營造奠定了基礎;而夢想基金會則是外部資源挹注者,除了號召師資和邀集各種資源外,亦挖掘內部資源以進行整合,加以已有村 裡的人際網絡作為基礎,因此才可帶出營造「養生村」此一公共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在生態景觀方面之地景規劃亦或是生活文 化上的刮痧、經絡拳、香草灸、瑜珈及養身餐等民俗療法的教學引進,從表面上來看僅是為配合養生村的概念而輔以豐富其內容,但就文化生 活圈的角度觀之,這些資源的引進無非是要形塑出在地人的生活價值觀及概念,並內化至自己平日的生活中,進而從生活文化的面向去串起周 邊的生態、地景及各項自然資源,如此一來,對內除了可作為文化紮根與人才培育的機制,更可在這過程中逐漸帶出「惟有主動關心、參與公 共事務方可改變自己生活」的觀念,對外則可因著社區獨特生活魅力而提供生活氛圍及旅遊行程的體驗,進而帶動社區產業及經濟的發展。
  然而,要邁向「柑腳養生生活圈」是需要社區居民長時間地用共同經驗去累積並創造出在地特色文化,就像是沒有終點的常態性活動 一般,未來如何透過各種藝術、文化及生態活動提供給社區居民自由發揮及討論的平台,逐漸串聯成社區營造的共同的想像,其中具體的營造 共識及社區的自主性是柑腳養生村在永續經營上不可忽視的課題。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nike

??了

9

加入時間: 2010.03.16

台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

加入時間: 2010.03.16
10則報導
0則影音
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有了地基,你想打造怎樣的房子

2011-11-23
瀏覽:
1,787
推:
0
回應:
0

2011文化資產月刊-本月主打星:紙寮窩

2011-08-25
瀏覽:
4,669
推:
0
回應:
0

2011文化資產月刊-本月主打星:北斗

2011-06-15
瀏覽:
3,382
推:
0
回應:
0

新莊社區大學生態農園—找回人與土地的親密感

2010-06-24
瀏覽:
4,748
推:
5
回應:
1

99年度臺北縣社區營造人才培訓活動

2010-05-11
瀏覽:
2,973
推:
2
回應:
0

我聽!我看.港邊的日子

2010-05-07
瀏覽:
2,487
推:
9
回應:
2

用藝文改變社區─「芬第夏宮都會生活美學」

2010-04-14
瀏覽:
3,726
推:
2
回應:
2

黑金與黃金的交會—猴硐的故事

2010-04-07
瀏覽:
4,050
推:
8
回應:
2

凋零後的再生文化─堅韌的柑腳生命力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5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5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