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循環」裝置藝術 城市裡再現大自然

文字-A A +A

【靜報記者 楊于萱/台中報導】在年輕藝術家的眼中,大自然與現代社會是什麼樣的面貌?裝置藝術家林嘉貞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再現大自然的形象,以及亞洲文化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她利用木板、水管、衣架等這些唾手可得的媒材來創造出「流動‧循環」的意象。

林嘉貞曾在美國康乃迪克州西港藝術中心「水的悖論」 展覽中以作品《水裝》贏得首獎,這一次回到台中,展出的作品有《流動風景系列-風景明信片》,呈現的是大自然山水;以照片和雕塑裝置呈現的《工廠系列─晾皮》,利用廢棄的人造皮呈現不一樣的視覺感官藝術;《無題─亞洲群體》象徵亞洲文化裡人際關係;另外還有影像創作的《無題─風景》。


 
林嘉貞表示,以前參加登山社,上山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找水源」,在找水源的過程和樂趣激發了創作一系列和水的流動有關的裝置藝術。《流動風景系列─風景明信片》的概念來自大自然的山水,利用軟管、抽水馬達、木板等生活中常見的素材,塑膠軟管忽高忽低的的擺設與線條塑造出瀑布、溪流的形象,這些都是林嘉貞在城市中追尋的大自然。

在美國唸書那幾年,林嘉貞深深地感受到東方與西方文化的差異,她說在美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冷漠的、自立的,個體之間的牽扯不大,但是在亞洲,或許說是儒家文化薰陶下的人,個體之間的連結性是很大的,相對地受到的束縛也很大,利用衣架組裝而成的《無題─亞洲群體》,每個衣架都巧妙地連接在一起,象徵著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牽扯。

林嘉貞認為現代人觀看影像作品都是快速的,相對地反而不能夠仔細觀察影像的細節,展覽中唯一的影像作品《無題─風景》就一反常態,緩慢的影像、仿效卷軸畫作的形式,透過DV小部分的移動去觀賞海景,可以更仔細地觀察大自然。林嘉貞也強調這些素材或是題材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可以更貼近觀者的生活經驗,繼而引起共鳴。

林嘉貞個展「流動‧循環」於十二日至二十七日於台中市文化中心展出。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9.09.29

靜宜大傳創事紀

加入時間: 2009.09.29
1,334則報導
672則影音
161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3:00

陶藝豐富的色彩盛放

2024-03-27
瀏覽:
4,621
推:
1
回應:
0
3:12

引領社區轉型 躍上永續發展

2024-03-20
瀏覽:
7,009
推:
0
回應:
0
3:02

興衰多年 堅守漁業之路

2024-03-20
瀏覽:
6,431
推:
0
回應:
0
2:39

健康好身體 練練五禽戲

2024-03-13
瀏覽:
5,951
推:
0
回應:
0
3:31

百年命相館繼承人 淡看人生

2024-03-13
瀏覽:
15,412
推:
1
回應:
0

玉雕藝術家 見證臺灣玉興衰

2024-03-13
瀏覽:
4,576
推:
0
回應:
0

金屬陶藝家林時植

2024-03-06
瀏覽:
4,419
推:
0
回應:
0
3:29

馬國女婿來臺 實現年少夢想

2024-03-06
瀏覽:
6,026
推:
0
回應:
0
3:02

轉型傳統林業 建立木工創生

2024-03-06
瀏覽:
13,776
推:
3
回應:
0
3:35

陶藝巧手 植栽與神怪交融

2024-02-28
瀏覽:
7,349
推:
0
回應:
0

「流動‧循環」裝置藝術 城市裡再現大自然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888篇報導,共12,78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888篇報導

12,78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