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銀共居互助互惠 室友兼朋友

嵌入:
文字-A A +A

以下報導源自公民記者 世新Online
原始報導連結:青銀共居互助互惠 室友兼朋友

20190430 公視中晝新聞

稿頭

根據「世界人口綜述」網站統計2019年的各國生育率,台灣平均每個婦女僅生下1.218個孩子,顯示出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後,跨世代的居住模式逐漸興起,青年與長輩透過共學、共識、共創一同成長,便是混齡共居的核心理念,讓我們透過接下來的故事,深入了解青銀共居。

 

內文

 

「青銀共居青年 Luke VS. 青銀共居長輩 Eva」

口白

「Eva姊我要出門囉  好要上班了 對 掰 掰掰」

 

Eva和Luke其實並沒有血緣關係,他們是時下流行,同住在屋簷下的一對青銀共居室友,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後,新的居住模式也開始興起,青年與長輩同住一起,互相陪伴成長,便是青銀共居的理念。

 

「青銀共居長輩 Eva」

口白

「因為我媽媽過世 然後我一直走不出來那個傷痛 然後正好我看到那個 安可人生的雜誌 它有寫青銀共居 那我就想說 那我應該要找一個人陪伴」

 

青銀共居室友除了一起歡笑聊天,生活歷練豐富的Eva,也經常能給予青年Luke人生事業感情上的建議。

 

「青銀共居青年 Luke 」

口白

「覺得自己很幸運 對那她也給我很多建議 比如說工作啊 感情或是人生」

 

國外也有各式各樣的青銀共居案例,然而因為文化、習慣不同,台灣對於將長輩送到青銀共居社區的觀念還沒那麼興盛。為了因應高齡化社會,新北市城鄉局也計畫在未來,將青銀共居融入社會住宅內,擴大服務範圍。

 

「新北市城鄉局工程員 武小姐 」

口白

「我們藉由這個試辦計畫 後續在我們社會住宅裡面 其實也會進而去規劃一些 更大規模的青銀共居」

 

未來持續推動青銀共居,這樣跨世代的居住模式,讓青年和長輩像朋友般共處,也為家寫下新的定義。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04.25

公視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25
1,403則報導
1,394則影音
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1:52

南投竹山七號道路 自救會北上陳情

2021-08-18
瀏覽:
3,982
推:
2
回應:
0
1:38

萬華在地關懷 搭建兒老世代橋樑

2020-05-29
瀏覽:
2,504
推:
0
回應:
0
1:46

服務弱勢家庭解決 愛心冰箱幫助大

2020-03-03
瀏覽:
2,394
推:
3
回應:
0
1:23

手工雞毛撢子 台灣僅存匠人陳忠露

2020-02-07
瀏覽:
3,624
推:
1
回應:
0
2:02

用腳踏車騎訪台灣368個鄉鎮

2019-12-30
瀏覽:
3,970
推:
2
回應:
0
1:47

焰火照清境 火把節傳承雲南精神促族群交流

2019-12-16
瀏覽:
2,701
推:
1
回應:
0
1:58

賦予食材新生命 造福據點長者

2019-12-16
瀏覽:
2,874
推:
2
回應:
0
1:43

內灣鐵道移動美術館 搭車有「藝」思

2019-12-13
瀏覽:
2,930
推:
2
回應:
0
1:47

棄養犬不離棄 寵物運將送愛心

2019-12-13
瀏覽:
2,509
推:
1
回應:
0
1:29

老屋再生 眺港書店的社區共讀

2019-12-13
瀏覽:
4,181
推:
2
回應:
0

青銀共居互助互惠 室友兼朋友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