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寶寶意外客串【愛上影教習劇場】:『 聽我說 我只要你聽我說』進退維谷的男主角 改變家庭關係互動方式

文字-A A +A

一兩年前參加天主教道明傳教中心舉辦,由洪玉雪修女(善牧修女會會士)主持的善意溝通(非暴力溝通)工作坊,結束後在道明有善意溝通練習小組,我們小組的帶領人阿繆曾經提過她參加一個教習劇場,劇中可以開放與觀眾溝通,很有趣也很有啟發性,當時這顆種子就種進了我的八識田中。今年看到任林教育基金會有兩場【愛上影教習劇場】:『 聽我說 我只要你聽我說』,第二場就是由阿繆主持,我就報名了,這個劇場的標題也深深吸引著我,一般人包括我,都是要別人「聽我說」,而且「我只要你聽我說」,別人都要聽我的,別人沒有我優秀,只有我說了的算,別人的意見都站一邊去。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自私自利,佛教說「我執」,基督教說「世界的觀點,不是聖靈同在」。我自己還在與這個問題奮戰,很想看戲劇如何處理和解決?當天和結識幾天的網友相招來去看話劇,好在主辦單位通融讓我插花進場。(也許是我一個小時前就到現場,充分表達想看的誠意,感動了工作人員吧?)

雖然阿繆很忙,一年多不見,還是抽空和我擁抱了一下,因為之前小組討論時,她知道我卡在哪裡,幫我度過很大很多的難關,每次都用掉不少化妝紙。

活動準時開始,阿繆介紹了這個活動,一開始讓大家先熱絡起來,互報名字,然後用對方的名字作為自己的名字去找不同的人介紹,要到碰到自己的名字時,就算結束可以坐下來。我靈機一動用好奇寶寶的名字,果然大家一聽就記住了,完了幾個人後,我找到我的名字坐下來,阿繆叫停,問幾個人是什麼名字?結果出現有名字但是沒有這個人、叫好奇寶寶的人好幾個。阿繆要大家想為何會有這個現象,發言結果不外乎沒聽清楚,發音不正確,造成有名字沒這個人,傳幾個人後越來越模糊,自己的名字就消失了;而大家聽到又講出去時,並沒有核實的習慣,就這樣以訛傳訛了。

經過這個暖身後,【愛上影教習劇場】:『 聽我說 我只要你聽我說』正式開始,劇中人就像劇名一樣,大家都只要說,不聽對方到底要傳達什麼!基本上就是只有自己,才是重要的,別人都要聽我說。其中擔任妻子角色的秀秀,學得溝通技巧,講話要看著對方,但是丈夫根本沒有聽進去,沒有做到四目相對,認真聽妻子說話。。。

演完短劇後,按照觀眾的椅子顏色分組,由演員轉變成教習師,加入小組作組長帶領分組討論。有兩個題目聚焦討論:

1.劇中每個人希望被聽到什麼?他們家溝通的困難是...

2.如果我是秀秀/傳宗,我希望有什麼改變?我會怎麼做?

討論結束,阿繆重新拿回主持棒,邀請觀眾針對劇情,提出第二條建議,不是用講的,是直接站上舞台,去演出他所希望的改變。

第一場是介紹沒有衝突場面跳過,邀請從第二幕戲開始,有人上台演媳婦秀秀,第三幕沒有舉手,我看看就自告奮勇上台,還演了很長的時間,演了兩個橋段,過足了票戲的癮。基本上就是以妻子的觀點看事情,不喜歡露營,因為還要做家事,沒有度假的心情,我就改成去度假村,有餐廳吃完拍拍屁股就可以繼續遊憩,整個放輕鬆。對婆婆希望媳婦陪同就醫,但媳婦學校有事情走不開,以調解的心態自願去替媳婦,帶自己的媽媽去看醫生,但婆婆心疼兒子工作放著不做,可惜我沒有打到七吋的說:作兒子的應當三不五時,也瞭解母親的身體狀況,我想這樣說會比說要想辦法安排挪開工作,更讓做婆婆的心暖受用。。。看來還要繼續練習,快速的抓住別人的心理,角色互換的回應對方的感受和需求。

感謝阿繆帶領我做善意溝通(非暴力溝通的練習),功夫還要繼續精進。所有人生的挑戰,都是給準備好的人,為了精進,當天有任林教育基金會的書籍義賣,我買了不少書回家練功。而任林教育基金會,去年有參加過電影欣賞的分享會,是很棒的心理諮商教育機構,不時有活動推出,今年還沒有參加過,打定主意帶老媽去參加,也許會有不錯的好結果。。。

以下是主辦單位任林教育基金會提供的珍貴劇照,感恩。這是自從我大學三年級參加話劇社擔綱做『音容劫』女主角,一位思念兒子失明老母親後,第一次上舞台票戲,很興奮、很開心,完全沒有排戲的辛苦,就這樣水到渠成,上台沒有鞠躬,下台也忘記鞠躬,自自冉冉。。。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0.20

好奇寶寶

加入時間: 2007.10.20
5,690則報導
289則影音
6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好奇寶寶意外客串【愛上影教習劇場】:『 聽我說 我只要你聽我說』進退維谷的男主角 改變家庭關係互動方式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125篇報導,共12,81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125篇報導

12,81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