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菱友雉onTV

嵌入:
文字-A A +A

   【長榮大傳系/記者蕭雅心     採訪報導】

        整齊劃一的鼓聲,小朋友奮力擊鼓,為2017官田菱角季拉開序幕。

      來到官田,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菱角。大多數人吃完菱角便丟棄外面的殼,卻不知道,菱角殼經高溫燒製變成「菱殼碳」後,就可成為益於植物生長的活性碳功能,創造出循環經濟。

官田國中校長 陳文財

官田區最有名的農產品,其實就是菱角,發現我們官田區每年,會產出一千多噸的農業廢棄物,也就是菱角殼。一般傳統農民,大概就會把它丟棄在路邊,甚至曬乾以後,一把火把它燒掉,就造成了環境的一個問題。我們希望能藉由這樣的推廣,讓民眾知道農業廢棄物,其實是可以再循環利用的。

     菱角殼能夠循環再利用,菱角田更是水雉生存的最佳棲息地。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志工

牠是生活在像這種,有浮葉植物的地方,所以其實你們,回去的時候看一下菱角田裡面,說不定會看到牠,水雉。牠很喜歡在菱角田裡面,生活、吃東西,或是在裡面繁殖。

     近幾年來官田區菱角田友善耕種的面積,逐日增大,不灑農藥、不施化肥,水雉就能順利生存在菱角田上。

官田區農會 許美惠

菱角田裡面有很多的蟲子、許多微生物,是水雉的食物,所以水雉喜歡棲息在菱角田,比一般的水生植物,像蓮花,牠更喜歡菱角田。一些自然農法、或是有機栽種,對身體比較沒有傷害的,用一些菌、培養菌去殺害那些蟲子,這樣子對身體比較健康。

      只是,推行友善耕種的背後,卻承載著農民更多的汗水。

      64歲的許賴春綢,彎著年邁身軀,在水中採收著菱角。因為沒灑農藥,所以水雉和其他鳥類,都會來到許媽媽的田中,但實施友善耕種,要忍受的就是病蟲害所帶來的產量減少。長年彎著身軀採收菱角,腰部累積壓力,便有了職業病。

     大多數的菱農,都是自產自銷,許媽媽和媳婦楊文心,負責菱角的採收,丈夫許文生,就把這些新鮮的菱角,運送回家中,清洗、蒸煮、剝殼、再分裝。

菱角農許媽媽的丈夫 許文生

採菱角就是怕雨水太多,不好。雨水太多,它的結果,果粒形狀會變掉。

即使累,許媽媽一家人依舊堅持著友善耕種,不但讓民眾吃的安心、吃的健康,也為生態保持貢獻了一番心力。

     一雙長長的腳,在葉子上行走自如;美麗的黑色尾羽,在飛翔時宛如「凌波仙子」。菱角葉子生長的特性,正好營造出水雉繁殖的最佳棲地。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李文珍

水雉牠就是生活在菱角田裡面,而且因為牠的長腳趾,所以牠一定要在這種浮葉性植物上面,由於這種浮葉性植物,牠才能夠存活下來。而且浮葉性植物,不是每一種浮葉性植物都可以,像你如果看睡蓮,睡蓮其實並沒有那麼紮實,所以菱角其實它長到最後是非常的紮實,那非常紮實是可以讓水雉牠可以在上面下蛋,下了蛋之後牠的水雉寶寶在上面走,才可以有一個比較紮實的浮葉性植物,不會掉到水裡面去。

過去,水雉的數量曾一度下降到瀕臨絕種,還好經過各方人士的努力和推行友善耕種後,水雉復育的成效逐年可見,直到今年7月,台南市的水雉成鳥,已經有857隻,而官田區380公頃的菱角田中,加入友善耕種的土地面積,也有45.42公頃。

高鐵工程局 陳宇俊

前幾年,因為水雉有個(農藥)中毒事件,所以讓他們(農民)驚醒,原來水雉去吃那些穀物啊,原來水雉去吃那些穀物啊,吃到以後牠會死掉,他們覺得(水雉)也很可憐。所以後來農委會推了綠保標章之後,這邊大概有40公頃以上的農民,就是用無毒有機去處理,所以現在水雉數量才會越來越增加。

      菱角鳥的存在,就是菱角無毒害的證明。友善耕種,不僅可以保持水雉與生物的多樣性,也能讓消費者吃的健康和安心。在人與環境衝突,不可避免的情況下,生態農業是推動保育的重要出路,友善耕種以及水雉保育,除了依靠政府建立完整的生態資料庫和產銷制度外,你我的支持,也是鼓勵農友的一大動力,更是幫助生態永續的最佳方式。

 

【水雉復育年表】

1989年 行政院農委會將水雉列為二級保育類動物

2000年 成立水雉復育區【今「台南市水雉教育園區」】

2002年年底 台南水雉數量突破200隻

2010年 85隻水雉誤食農藥中毒死亡 重挫復育計畫

之後 逐步推行友善耕種計畫

2014年 水雉數量超過600多隻

2017年7月底 水雉已經達到857隻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1

加入時間: 2008.03.17

長榮大傳系

加入時間: 2008.03.17
1,031則報導
856則影音
21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1:09

長榮大學竹構集會堂 打造永續綠校園

2023-01-06
瀏覽:
32,165
推:
3
回應:
0
1:19

熬夜等於慢性自殺? 身體警訊不能忽略

2023-01-06
瀏覽:
36,273
推:
3
回應:
0
1:47

3C產品過度使用 小心身體亮紅燈

2023-01-06
瀏覽:
35,182
推:
0
回應:
0
1:42

燃燒的是香菸 消耗的是大家的生命

2023-01-06
瀏覽:
7,608
推:
7
回應:
1
2:03

車禍死傷事故頻傳 交通安全遭到威脅

2023-01-06
瀏覽:
7,919
推:
0
回應:
0
1:49

不畏罕病 折磨罕見心靈繪畫班「繪」出新人生

2023-01-06
瀏覽:
7,835
推:
6
回應:
0
1:57
1:16

二手市集 賦予手作材料新生命

2022-05-18
瀏覽:
7,327
推:
4
回應:
0
1:42

UTOYIA 潮玩藝星球 帶你玩出新花樣

2022-05-16
瀏覽:
7,722
推:
11
回應:
0
1:35

保命還是奪命?疫苗你打了嗎?

2022-04-28
瀏覽:
4,850
推:
1
回應:
0

友菱友雉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