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議題動物園採訪 親子溝通你不能不知道

文字-A A +A

我們是一群政治大學媒體素養小記者,這次選擇同志做為我們媒體近用策略中的討論人群。

針對同志議題我們的問題意識是:同志議題對家庭教育造成的影響為何?對於孩子的性向與性傾向,親子雙方該如何進行有效溝通達到雙贏的局面?

整理眾多媒體及文獻資料後得知,從1986年祈家威公開出櫃、2003年台灣第一次同志大遊行、到今年5月24大法官宣告現行民法違憲,眾人為同志發聲的努力有目共睹,然而仍有許多媒體資料指出社會上仍存有「同性婚姻收養小孩會導致孩子價值觀出現偏差」、「性別平等教育和同性婚姻合法等於性解放」、「喜歡同性是後天的能透過矯正改變」等錯誤迷思。

對此,我們的近用目的有二:其一是為同志朋友撕掉如愛滋等被社會貼上的惡意標籤,改變反同團體及不表態群體對他們的看法;其二是深入了解身為家長對同志朋友的想法,藉由一些對同志族群的介紹及專家的小建議,使家長更能敞開心胸接受孩子的性向與性傾向並且展開理性的親子溝通。

藉由動物園採訪,我們得到許多家長在同志議題上對於家庭教育的想法,也採用近用方式製作懶人包向家長們介紹同志相關議題,然而發現支持的家長十分勇於向我們表達他們的看法,反對的家長則有拒訪的傾向,這和我們預想的結果不同,對此我們決定採訪身旁反對的家長,讓正反立場的家長想法接能展現於影片中。

影片後半段我們採訪了性別專家暨國際演說家-吳娟瑜老師,老師則向我們分析面對同志議題親子雙方可能出現的立場,也分享了許多這方面的案例,最後提供一些讓孩子說服父母接受的方法,這部分很值得社會大眾參考,納入家庭的課題中。

--------------------------------------

以下是我們的小結論:

我們原以為,法律是保護同性戀者的一道高牆。

隨著輿論一面倒的趨勢,再加上社會大眾普遍支持的傾向,同性戀儼然成為一個不無陌生的群體,這種廣為傳頌的結果看似美滿;但,從決定專題、議題探討,到實地採訪的過程中,我們詫異地發現這是一場虛有其表的騙局。

起初,我們認為因為時勢所趨,致使多數支持者勇於發表對於同性戀者的肯定與認同,然而,直到經歷過採訪,我們才體認出普遍大眾內心抗拒與抨擊的種子。採訪過程中,受訪者在在都顯露出樂於包容同性戀者的慈悲胸懷,然而正當被詢為是否接受子女為同性戀時,猶豫、反對的態度盡顯於情,對於子女的性向,他們似乎就顯得格外保留。

也因此,我們得知縱使法律讓同性戀者得到一個安全的依靠,少數人內心依然悄悄地灌溉著抗拒與抨擊的種子,將來,或許時機成熟時,隱約反對的樹根終會衝破昔日築起的不穩高牆。但唯一不變的是,同志議題不再是少數人關心的事,大至整個社會,小至家庭、個人,都有義務去瞭解去思考,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立場,但「尊重」是身為一位公民最基本的素養,對於同志議題,仍有許多能進步及努力的空間,共勉之。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7.05.05

媒體素養記者

加入時間: 2017.05.05
1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尚無內容。

同志議題動物園採訪 親子溝通你不能不知道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8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8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