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關西南門崁下羅家莊石板路1933年便存在,25年前鋪上柏油後原有望恢復原貌,施工單位卻將柏油石板全數剷除並鋪設新石板,頓時失去重建及原有的歷史意義。
張秉正:何以大費周章寫了厚厚的計畫書 全部挖掉記憶全部毀滅 傳統的工匠技藝 過去的歷史美感全部被挖除 變成這個樣子
搶救隊表示,文資局對於石板路的破壞,回以石板路非文化資產身份,沒有列冊追蹤,且新竹縣政府交通旅遊處表示因安全考量,故以新建材鋪設,來合理化破壞事件,是一種包庇與卸責的行為。
黃國書:像台灣這樣具有乘載歷史記憶的百年石板路珍貴無比 建議應該要提列登入文化資產 呼籲新竹縣政府應該要進行文資的審議
搶救隊呼籲,希望新竹縣政府能確保老石板全數現地回鋪,也盼望各級官員建立文化資產保護的觀念,有效提升文化治理之能力。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