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盜墓筆記 之 開啟戰國時代的青銅文化,科博館「鼎立三十」細說從頭。

文字-A A +A

20150716_01 科博館 鼎立三十

 

【台中】盜墓筆記 開啟戰國時代的青銅文化,

      讓 台中科博館 的 鼎立三十 細說從頭。
 


01_01_DSC6387 拷貝

  最近因為一時手癢,在網路逛了逛,然後就不小心把大陸劇的「盜墓筆記」第一季看完。雖然聽說之後是一年一季,共八季……(╯-_-)╯ ~╩╩  (有股想要翻桌的衝動),但也不乏把我以前幻想要考古的白日夢喚醒了。於是朋友說要去科博館看 鼎立三十 (2015/05/22 -- 2016/02/22 第四特展室) ,我二話不說就參加囉,YA~

  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博館)為了慶祝成立三十周年紀念 (2016),特別結合海峽兩岸五大博物館,聯合展出青銅器時代。這次的展出除了有大量的青銅器藝術品外,展場佈置特別從最早期的二里頭文化(約前21世紀到前17世紀)說起,人類如何在燒陶器的過程中,發現不同鎔點的金屬被釋放出來,工藝技術演進從銅礦一直再到鐵礦,中國的歷史也從安居樂業的以農立國到兵戎相爭的戰國。

 

  

 一走進大門,一組仿實際尺寸的編鐘在迎接著貴賓。

  展示在展場的入口,氣勢磅礡的曾侯乙編鐘,陣容完整盛大,讓許多民眾在進入展示場之前,就被陣容浩大的編鐘吸引目光。

01_03_DSC6495 拷貝

  編鐘是源於中國的傳統打擊樂器,亦傳至東亞其他地區。由青銅鑄成,由不同的鐘依照大小排列,並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編鐘常與編磬組合使用,「金石之聲」中的「金」就是指編鐘,「石」指編磬。相傳古代編鐘用於宮廷雅樂,每逢征戰、宴會、祭祀,都要演奏編鐘。編鐘也是古代統治者專用的樂器,反映名分,是等級和權利的象徵,只有在天子、諸侯行禮作樂時方能使用。  PS:古文記載合全技術中所提到的「金」通常都是指「銅」,因為銅的顏色很像金,但發紅,水合銅離子的顏色則為藍色。

 

01_02IMG_1920 拷貝_DSC6497 拷貝01_05_DSC6501 拷貝

  曾侯乙編鐘是中國國家一級文物,戰國早期著名青銅樂器。1978 年出土於湖北省武漢市西北 155 千米隨州市郊區曾侯乙墓。出土後的編鐘是由 65 件組成的東方世界最大樂器,總重 5 公噸,最大鐘高 152 公分,重 204 公斤;最小鐘高 20 公分,重 2.4 公斤。鐘體為合瓦形,由正面與側面撞擊,可發出間隔約三度的兩個樂音。整組編鐘音域可橫跨五個半八度,中心音域內 12 半音齊備。1997 年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經湖北省博物館同意,以編鐘原件為母範,製成此件複製編鐘,為複製件三套中最接近原件者。
 

--------------------------------------------------

  曾侯乙是戰國早期曾國一位名字叫做「乙」的君主之墓葬,故稱曾侯乙。據考,墓主人姓姬名乙。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簡文物多達 15,404 件,有許多造型奇特,工藝精湛,是前所未見的珍品,其中有8件定為國寶。

  因從曾侯乙中取得的文物眾多,在 展場的後半有不少青銅器是從那裡出土的。 
 

好消息快報 -- 「千古金聲編鐘音樂會」熱情加場

  由於科博館為慶祝館慶三十週年,曾於開展日 5/22 當天,除了向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借展曾侯乙編鐘,更邀請臺灣國樂團十餘人,演奏鐘鼓樂、關雎、梅花三弄、竹枝詞樂曲。銅鐘古樸、絲竹清幽,在樂聲中讓人回到上古時的禮樂世界。演出得到一致讚揚,詢問何時再演出的訴求絡繹不絕。為此科博館再次邀請臺灣國樂團於 10/25 日來館加場兩場,機會難得!錯過不再!歡迎蒞臨聆聽欣賞。

時間:10/25(日)11:00-12:00,14:00-15:00 兩場
地點:生命科學廳入口處 
 

  
 

 鼎立三十 位置 入口處

01_06_DSC6493 拷貝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建議跟著專業的解說員,可以聽到更詳細的說明哦~

定時解說: 10:00 、 11:00 、 14:00 、 15:00

 

 話說從夏朝,發現礦坑開始。

併_01 拷貝

  約三千年前,中國第一座開採銅礦的山,是位於湖北省黃石區市郊、大冶市城區西南約3公里處金湖之畔的銅綠山。據載,銅綠山山頂高平,巨石對峙,每驟雨過,時有銅綠如雪花小豆點綴土石之上,故命名之。 (更多資料:黃石國家礦山公園)

  而銅草花是該地區獨有,一種能夠比較準確地顯示銅礦藏地的特色植物。銅草花學名海州香薷,它們看起來像草,其實是一種沒有葉子的小花,多為藍色或紫紅色,生長在藏有銅礦石的山野裡,向人們展示著根底下的礦藏物。

  伴隨著礦坑的開採,其他珍貴的礦石、寶石也陸陸續續被發現。 
 

  
 

 古代 的 礦坑設備

01_10_DSC6651 拷貝

即使是現代,採礦人都是賣命的,更何況是數千年前的人呢?

早期的礦井要克服的有防止崩塌、地下聚水、空氣流通、照明等問題。

 

01_11_DSC6508 拷貝 01_14_DSC6643 拷貝

  根據考證所打造的仿礦井樣貌。

  跟中國借的木井框架,實際取自銅綠山古礦井真品,尺寸沒有很大,小小的,可能是因為完全人工挖掘,所以坑道只能容身一個瘦子曲躬曲膝的工作。挖礦如此危險又辛苦,專家學者們判斷礦工可能多來自敵國的戰俘,特別挑選身材較嬌小的。

  銅綠山古礦井曾經荒廢過,直到 1973 年才又被世人發現。經考古發掘表明,它的開採和冶煉痕跡一直從商代晚期延續到漢代。當時的開採技術已成功地採用豎井、平巷、斜巷的聯合開採方法,將礦井開採到地表以下 60 餘米,低於當地潛水位 23 米。隨同出土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上千件,其中有大型銅斧、銅錛、石鑽、轆轤等採礦工具。還有春秋早期殘存的鼓風豎爐 10 多座。充分證明早在兩三千年前即已創造了完整的採礦煉銅技術。

 

01_13_DSC6514 拷貝 01_12_DSC6512 拷貝

採礦工具也從木製品,進步到銅鐵製品。

 

01_23_DSC6510 拷貝 01_24_DSC6646 拷貝

將原礦投入鎔爐中,利用鼓風控制溫度使銅礦成為鎔液流出,形成銅錠。

 

 古代的合金技術

  原始純銅礦是紅銅,又名紫銅,具有很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可塑性極好,易於熱壓和冷壓力加工。明 宋應星《天工開物:銅》:「凡銅供世用,出山與出爐,只有赤銅。以爐甘石或倭鉛參和,轉色為黃銅;以砒霜等藥制煉為白銅;以礬、硝等藥制煉,方成青銅。」

01_20_DSC6650 拷貝 01_19_DSC6649 拷貝

01_18_DSC6648 拷貝 01_17_DSC6647 拷貝

01_22_DSC6655 拷貝 01_21_DSC6654 拷貝

  

 塑造成型的方法有三:
    泥範法、失蠟法、鍛打法
(敲打塑型,極少用)

01_25_DSC6393 拷貝 01_26_DSC6392 拷貝

  最初的鑄造技術是使用石範。由於石料不容易加工,又不耐高溫,隨著製陶業的發展,很快就改用泥範。在近代砂型鑄造之前的三千多年時間裡,泥範鑄造一直是最主要的鑄造方法之一。

 

【泥範鑄造的工藝】
製 模:用泥土按照器物原型雕刻成泥模;
翻外範:將調合均勻的泥土拍打成平泥片,按在泥模的外面,用力拍壓,
    使泥模上的紋飾反印在泥片上。等泥片半幹後, 按照器物的耳、
    足、鋬、底、邊、角或器物的對稱點,用刀劃成若干塊範,
    然後將相鄰的兩泥範做好相拼接的三角形榫卯,而後晾乾,
    或用微火烘烤,修整剔補範內面的花紋,
    這就成了鑄造所用的外範;
製內範:將制外範使用過的泥模,趁濕刮去一薄層,再用火烤幹,
    製成內範。刮去的厚度就是所鑄銅器的厚度;
合 範:將內範倒置於底座上,再將外範塊置於內範周圍。
    外範合攏後,上面有封閉的範蓋,範蓋上至少留下一個澆注孔;
澆 鑄:將融化的青銅溶液沿澆注孔注入,等銅液冷卻後,打碎外範,
    掏出內範,所鑄的銅器取出,經過打磨修整,
    一件精美的青銅器就製作完成了。

 

01_27_DSC6394 拷貝 01_28_DSC6659 拷貝 

【失蠟法】

  用蠟製成模,外敷造型材料,成為整體鑄型。加熱將蠟化去,形成空腔鑄範,澆入液態金屬,冷卻後得到成型鑄件。此法屬於「熔模鑄造」範疇,在古代多用於鑄造具有複雜形制的鑄件。

  

 從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戰國春秋,
   木器、陶器 --> 青銅器 --> 鐵器---------

02_01_DSC6396 拷貝 02_05_DSC6417 拷貝

02_06_DSC6414 拷貝 02_03_DSC6517 拷貝

會場擺設按照朝代,空間很大,參觀路線流暢。

 

02_12_DSC6398 拷貝 02_13_DSC6412 拷貝

透過解說員的解說,細看銅器的造形與紋路,
可以更了解一個朝代與一個朝代間,是如何借鏡與演化。
 

商朝酒器多,後來的喝酒誤國,使之後的周朝改祭祀器皿多。
朝代雖繁榮,卻無力控制越來越多外放的諸候、王爺,
君臣之禮逐漸崩壞,私下鑄造圓鼎比財力、權力,
(當時只有天子祭拜天神才能用的)
到各種合金鑄造更堅硬銳利的鐵兵器,最終開啟戰國時代的序幕。

 

02_04_DSC6419 拷貝 02_14_DSC6424 拷貝

02_07_DSC6428 拷貝 02_11_DSC6683 拷貝

02_08_DSC6753 拷貝 02_09_DSC6400 拷貝

會場上的圖片解說很詳細,如果真有興趣的人,待個2~3個小時沒問題。 
 

  
 

 隨著用途及生活習慣的演變,
  青銅器上的紋路從尊貴的獸面紋,到日常生活的可見花紋。

02_15_DSC6522-2 拷貝
 

 導言:看古字,話今意

卣 是盛酒器,用來盛放祭祀用的香酒,頂上帶提梁。這件商代早期的卣,腹部有兩個大眼睛的獸面饕餮紋裝飾,饕餮據說是一種有頭、沒有身體的怪獸,非常貪吃,所以我們把貪吃的人叫做「老饕」。

鼎 是最重要的青銅禮器,用途為煮肉、盛肉祭祀和宴饗,有三足的圓鼎和四足的方鼎。鼎的數量和大小,標誌貴族的身份,也是權力的象徵。

甗 炊食器,相當於現在的蒸鍋。器身分成上下兩層,上層是甑,下層是鬲,中間以帶穿孔的「箅」分隔。

簋 黍稷方器也,為盛放食物食用之器。上有蓋,可反置成盤。
觥 用獸角製成的一種酒器,最早出現在商代中晚期,有關的古籍圖錄中沒有觥的嚴格定義,也沒有觥形狀的記錄,從傳世的觥來看,其形狀有一個發展變化過程,早期是角型圈足器,以後發展成鳥獸形器,有三足、四足或圈足,有的有蓋,有的無蓋,器型有大有小。

罍 漢族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造型有圓形、方形兩種。罍的器身一般都滿飾花紋,常見紋飾有饕餮紋、龍紋與蕉葉紋等。 
 

03_03_DSC6716 拷貝 03_07_DSC6674 拷貝

青銅爵 / 青銅鬲形斝
 

03_13_DSC6708 拷貝 03_05_DSC6663 拷貝

北子青銅甗 / 青銅鬲
 

03_10_DSC6699 拷貝 03_09_DSC6696 拷貝

引作文父子鼎 / 亞醜方鼎
 

03_08_DSC6675 拷貝 03_15_DSC6720 拷貝

青銅尊 / 龍紋青銅卣
 

03_18_DSC6737 拷貝 03_17_DSC6726 拷貝

曾侯乙青銅盤 / 作旅簋
 

03_11_DSC6702 拷貝 03_14_DSC6714 拷貝

父辛觥 / 夢紋青銅罍
 

 

 包金、鎏金技術、鑄鑲法 -- 炫耀品
     
(更詳細說明:中國古代青銅器表面鑲嵌工藝技術)

  後期的周朝乃至戰國,各方霸主均以超高難度的合金技術,作為權力與財富的炫耀,故其時期的青銅器,多以精工藝術品,或多合金表現但不實用的容器見常。
 

03_21_DSC6730 拷貝03_20_DSC6744 拷貝03_19_DSC6741 拷貝

鹿角立鶴/錯金銀龍紋銅樽/曾侯乙鑲嵌紋銅盥缶
 

【鹿角立鶴】1978年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曾都區)曾侯乙墓出土。器形以底座、立鶴,鹿角以榨卯構連,鶴為長頸圓首,尖嘴上翹作鉤狀,碩腹拱背,翅展尾垂,高腿扁足,頭兩側生有枝權叢生、朝上內卷呈圓弧狀的一對鹿角。鶴的頭、頸及鹿角上飾錯金渦雲紋、三角雲紋和圓圈紋;腹背飾羽毛紋;背上有凸脊,脊上及腹、翅、尾下部鑲嵌綠松石;翅上浮雕幡暾螭紋,圓圈紋;腹與翅連接處有蟠龍環繞,龍嘴銜翅;腿上飾渦雲紋;爪上飾回紋;全器分八個部分,分鑄後連接組裝而成。(百科解說) 

【錯金銀龍紋銅樽】1987 湖北省荊門縣包山二號墓出土。銅尊呈筒形,下部略內斂,高 17.5 厘米、直徑 24.8 厘米。覆缽形蓋,蓋上近邊沿處有四個等距離的鳳鳥形紐,鳥首向外。平底,底下有三個獸蹄足。腹壁設兩個對稱的鋪首銜環。蓋面和腹外壁有錯金銀龍紋和鳳鳥紋。這件銅樽採用當時頗為流行的錯金銀工藝,在紋飾構圖上吸收了楚國漆器的裝飾風格,全器圖案和階精美,是戰國時期楚國酒具中的佳作。 

【曾侯乙鑲嵌紋銅盥缶】缶是盛水或盛酒的器具,甲骨文、金文的缶字,像是有蓋子的容器。此件器型是小口、圓腹、有蓋,肩上環耳是對銜環獸首鈕,腹部以紅銅鑄鑲雙龍紋樣。 
 

03_23_DSC6432 拷貝 03_22_DSC6747 拷貝

曾侯乙尊盤

  此為一組二個物件,底盤為「盤」、中間為「尊」。是春秋戰國時期最複雜、最精美的青銅器件之一。
  「尊」高 33.1 釐米,口徑 25 釐米,重約 9 公斤;「盤」通高 24 釐米,口徑57.6 釐米,重約 19.2 公斤。全套器物高 42 釐米,口徑 58 釐米,重約 30 公斤。曾侯乙尊盤裝飾極為複雜,銅尊上是用 34 個部件,經過 56 處鑄接、焊接而連成一體,尊體上裝飾著 28 條蟠龍和 32 條蟠螭,頸部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終」7 字銘文。銅盤盤體上共裝飾了 56 條蟠龍和 48 條蟠螭,盤內底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終」7 字銘文。據解說員說,「盤」的銘文有被塗改過 (現場被「尊」壓著) ,本應為「曾侯與 (月與矢) 作持用終」,是曾侯乙的祖父。
(百科解說)
 

 

 

 兵器的技術

03_24_DSC6760 拷貝 03_25_DSC6763 拷貝

【越王勾踐劍】 / 【吳王夫差矛】
 

  兩個死對頭的霸主,在千年後的今天,在科博館一起當鄰居囉。展出的這兩件兵器,分別在春秋時代的其他貴族墓中取得。
 

【越王勾踐劍】
  該劍長 55.7 厘米,寬 4.6 厘米,柄長 8.4 厘米。劍面鑄有黑色菱形暗紋,護手正面鑲藍色琉璃,背面鑲綠松石花紋。劍首為圓箍形,內有11道同心圓圈。劍身整體經過硫化處理,耐腐蝕性和強韌程度得到極大地提高,說明中國古人在金屬的冶煉和表面處理方面的技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該劍出土時仍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反映了中國古代高超的鑄劍技術,為古代兵器中的奇寶。
 

【吳王夫差矛】
  矛長 29.5 厘米,最寬為 5.5 厘米。青銅鑄造,中間起脊,內中空,有血槽,矛身兩面有黑色暗花。後世「長槍」源自於吳王夫差矛的形式。吳王夫差矛,其中戟成三菱型,矛頭上有兩個血槽,血槽主要功用為矛刺向敵身時,血經由血槽流向,同時讓空氣順著血槽進入身體,不會讓使用者出現刺入無法拔出的情況,此一設計讓吳王夫差矛在作戰時,可以更快速的反覆刺敵、拔出、刺敵,如此快速進出。血槽末端都有獸首,而其獸首象徵吳王夫差矛雄壯威武,此外血槽上有吳王夫差親自雕刻之經文。此外吳王夫差矛有著細膩設計,在前頭綁著絲瓔,絲瓔主要功用為擋血,當矛刺向敵人使鮮血濺出時,絲瓔可以吸收濺出的鮮血,使鮮血不會流到矛身矛柄,減少使用者使用矛出現手滑的狀況。

 

03_26_DSC6436 拷貝

【青銅劍】

  青銅劍始於商代。當時劍身一般較短,形狀就像柳樹的葉子,製作也比較粗糙。春秋晚期以後,青銅劍的製作達到成熟,【越王勾踐】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期。此時的青銅劍,劍身普遍被加長到五六十釐米。一把青銅劍主要由劍身和劍莖兩部分組成,所謂劍「莖」就是劍的把手。在劍莖和劍身之間還有一塊凸起來的隔板,叫做「格」。比較講究的青銅劍,「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裝飾物,以此顯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這些裝飾通常使用玉質材料,所以這種劍也叫「玉首劍」。

 

 春秋戰國鐵器時代的來臨,
    青銅製品開始流入民間,製成貨幣或日常用品。

 

03_28_DSC6437 拷貝 03_27_DSC6438 拷貝

貨幣/銅鏡
 

 

 

 展覽期間還有鑄造實作體驗、敲編鐘聽音樂、
    古銅礦坑採礦等活動,一起回到先秦時代,
       進入採礦、冶煉、鑄造的青銅器世界。

併_02 拷貝

很重要    小朋友 小朋友 小朋友 參加哦~~

PS:因為我們是非假日去,沒什麼人,
所以我們是曲躬曲膝、小心翼翼的爬進去。

---------------------------------------------

04_01_DSC6467 拷貝 04_03_DSC6474 拷貝

04_05_DSC6472 拷貝 04_06IMG_1918 拷貝

鑄造工坊 DIY (更多科教活動)

 

 

 其他戶外展:大自然權力 --- 法利思先生金屬藝雕

 

04_11_DSC6486 拷貝04_12_DSC6489 拷貝04_14_DSC6492 拷貝
 

 

 

 太空劇場的播放廳 -- 改裝完畢,重新啟動~ (2015/07/01) 
     看不見的神祕世界,先睹為快~~ 

 

未命名_全景1 拷貝

這是特別詢問過工作人員,在開演前拍的。
等正式開演時,是不能拍照與錄影的~

 

04_15_DSC6524 拷貝04_17_DSC6534 拷貝04_16_DSC6526 拷貝

影片長度:約 36 分鐘,開演前還有五分鐘的星象解說。

因為時間的關係,這次看的是【看不見的神祕世界】
講的是奈米顯微攝影,快速動態的凝結攝影,與慢速動態的縮時攝影。

另外還有帝王蝶生命之旅可選擇哦~ (時刻表)
 

 

 

基 本 資 料

 臺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開放時間:週二 ~ 週日 9:00-17:00

 官網: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3.10.02

NAZCA

加入時間: 2013.10.02
6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台中】盜墓筆記 之 開啟戰國時代的青銅文化,科博館「鼎立三十」細說從頭。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