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果為本 東勢梨農創新路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吳如斐、許資旻/台中市報導】沿著東勢山路盤旋而上,寄接梨樹環繞路的兩旁,東勢,台灣寄接梨的故鄉,一群愛好土地的客家山農,以果為本,為了讓寄 接梨法得以永續留存,搭起一個產銷平台「果本山農組合」,縮短消費者和農友間的距離,讓小農而非中間商賺利,嚴格把關品質,回歸土地友善,使用草木共生法 栽培作物,重視生態循環,果本山農組合執行長曾光明說:「我們要打造的是一個有高品質的友善產銷平台,一個優質的品牌形象」。

果本山農執行長曾光明(右)與蜻蜓谷負責人劉興建合影於蜻蜓谷生態農場

 

留在故鄉東勢

冬至之際,是寄接梨嫁接新枝的時節,農人攀上梯,剪去果樹枝條末端不適生長部分,再使用寄接梨專用切刀,切出適當的切口,然後接穗,也就是將寄接梨的花苞 插入修剪完成的果枝,最後再以膠帶捆綁將其固定防止脫落,套上塑膠袋防止日曬脫水影響成活率,完成寄接流程中最重要的初期嫁接工作。

梨農正在進行寄接梨花苞的嫁接

 

只生長在高緯溫帶地區高級水梨,品質比一般水梨要好許多,然而在四十年代,東勢的一群農民便研究出這種寄接法,取高海拔梨山的高級水梨花苞,將其放置在二 至三度的冰庫中約莫一個月,讓梨子裡的休眠賀爾蒙溶解,待養分回流後再嫁接在相對來說適合在台灣生長,但品質較差的橫山梨上,透過培養母樹橫山梨,與年復 一年的修剪和嫁接,不止是技術,農名用時間、心力,終於讓一顆顆口感細緻的寄接梨生長在亞熱帶的台灣。

嫁接完成後,花苞在母樹上開花

 

藉著成功的寄接梨法,東勢成為著名的寄接梨故鄉,但曾光銘也表示,時間久了事實上整個產銷獲利並沒有名氣來的大,反而是宜蘭三星的上將梨把寄接梨產業發展 起來。然而當初果本山農的創辦人吳子育就認為應該把寄接梨產業的詮釋權拿回東勢,「東勢有這麼好的背景文化,怎麼可以沒有人知道?」。另外,因為梨子的價 格被壓低,相對農民的獲利也低,曾光明說「農民利潤幾乎都被中間商賺去了,何不我們自己來做呢?」,於是一群對東勢土地懷有熱情的客家山農,於二O一一年 成立「果本山農組合」。

果本山農組合目前主要成員共八名,多為東勢客家寄接梨農,將使用友善環境栽培法所種植出的寄接梨,搭配簡短的產品與生產農家介紹,放於果本的網路平台,供消費者讀取。而從包裝的水果果盒設計,到季節活動的設計與推行,也皆由這群山農親自操刀。

土地友善 草木共生栽培法

果本山農組合成員、蜻蜓谷生態農場負責人劉興建表示,當初父親掌管農場時,最初是使用有機農法,但隨著農業科技發展,化學肥料、除草機的出現,轉型為當時 盛行的慣行農法。而劉興建在九二一地震後接手農場,反其道而行,不只種植經濟果物,他種了滿山的樹和草,從慣行農法轉型為有機農業,「這個土地經過四五十 年已經被榨乾了,必須要讓它回歸」。

不除草,不使用除草機,不灑農藥,劉興建說,「草長長了再把它壓下去,就是再一次施肥」,這是「草木共生栽培法」,讓草自然生長然後枯萎,堆積成自然的有機層,提供土壤養分,再供果樹生長。讓草和土地和果樹形成一個自然的養分循環,用最自然的方法,修復土地地力。

曾光明笑笑地說,「哪裡有人要種樹,我們就一群人一起去幫它種樹」,把原本種果樹的地方,挪來種樹。果樹種太多,土地負荷不了,反而本末倒置,顧不了品質。

而有別於其他農場,走進劉興建的蜻蜓谷,不只有富有經濟價值的果樹、梨樹,而是有各式各樣的物種,眼神環視整個蜻蜓谷,劉興建說,「要建立一個友善的生態 系,就必須要讓整個物種是多樣性的」。另外,蜻蜓谷也進行樹蛙和蜻蜓的復育,經營生態池,重視環境的自然循環,和生態系的蘊育。

蜻蜓谷生態農場裡的生態池

 

多元發展 延續山農精神

除了做為一個產銷平台,提供高品質產品,果本這群山農也用他們的方式,不斷求新求進。提到農業人口老化的問題,劉興建說「要是不做改變,可能就到我這一代 就結束了,要讓年輕人看到希望他們才會回來」。果本山農朝多元化發展,也曾經推行過「東勢小旅行」,希望藉由類似這樣的觀光行程,讓舊有的農業型態可以有 新的發展機會,也希望能夠讓下一代看到農業的希望,延續農業工作。

果本山農組合集合東勢理念相近的農民,堅持用友善耕作,重視永續經營,曾光明也強調,「做這個重要是人,而不是技術」希望能夠有很多有好的想法,好的理念的農民可以加入果本。以果為本,這群對熱愛東勢、熱愛土地的山農,延續並發揚著寄接梨的故事。

一株株嫁接好的梨花苞沐浴在陽光下

 

延伸閱讀

果本山農組合官網

果本山農組合粉絲專頁

蜻蜓谷生態農場粉絲專頁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5則報導
2,270則影音
706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1,162
推:
1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3,698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4,614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0,856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5,850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536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4,974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5,685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4,520
推:
0
回應:
0
2:40

牧羊古道 廢棄半世紀後手作修復

2024-03-18
瀏覽:
17,073
推:
4
回應:
0

以果為本 東勢梨農創新路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881篇報導,共12,78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881篇報導

12,78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