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迴轉的花穗 復育綬草舞動清明

文字-A A +A

【記者李姵蓁/採訪報導】輕盈旋轉,她們舞成嬌小羞怯的粉色容顏;你無意間發現春天的腳步已至,此時蹲下身來,你將看見綬草朝天的仰望。綬草為台灣原生蘭花,現已日漸稀少,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多年來致力復育綬草,盼望她們能重回田野,綻放含蓄低斂的美麗。

 綬草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清明時節是她的花季,也因此獲得「清明草」的別名。小巧的鐘形花朵剔透晶瑩,旋繞花莖,從基部依序盛開;從花開至花謝、蒴果 成熟,歷時約一個月。結成的每粒蒴果,約有一萬顆微小如塵的種子。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後,地上的葉子會完全乾枯,直到八、九月時重新萌生新芽,靜候來年再 次開花。

粉色的綬草,在春天綻放嬌小的容顏。      (黃翔/攝影)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綬草的葉子呈線形至線狀披針形,常混生雜草其間,難以辨識;唯在清明時節,他們開始伸懶腰,抽出細長的花梗,於是你訝然發現, 綬草揮手迎接春天的來臨。只是哀傷的是,由於民間相傳,綬草有藥用功效,使得許多綬草在開花之際,尚未來得及授粉結果,便遭連根挖掘的命運,而旋轉花穗的 舞姿在草原中失了蹤影。

 花蓮區農改場副研究員余德發表示,綬草花朵美觀,可培育成盆景觀賞或供藥用。花蓮區農改場從民國八十八年開始自野外採集種原,經過多年試驗,成功研發組 織培養與種子繁殖綬草的技術。余德發指出,以種子培育的綬草,不必經過組織培養假植、定植的步驟,更利於量產,目前花蓮區農改場已將此方法技術轉移。 余德發談到,花蓮區農改場培植的綬草植株變異性大,有的花冠呈白色至深粉紅色,花朵排列方式也有左旋、右旋等型態;葉子亦有挺立或倒伏、寬細、長短等差 別。為研究、栽培的目的,花蓮區農改場也會刻意維持其不同的外顯表現。

 綬草的栽培也有其困難度,光是收集細小的種子,便是一大挑戰。綬草也易遭受病蟲害侵襲,如介殼蟲、薊馬、斜紋夜盜蟲等。此外,即使在鄰近的區域,土壤的 微氣候也有細微的差異。余德發指著網室旁的露天草地說道,之前特意移植過去的綬草無一存活,但被風吹散的種子,卻在網室另一個方向成長茁壯。

 目前綬草的培植,仍無法離開可供遮風避雨的網室;如何大規模栽植也是待克服的問題。 余德發認為,培育綬草需要「細心」的態度,即使能技術轉移,也要轉移者用心栽培,才能有所收穫。目前野生綬草族群日漸稀少,人為濫挖、使用殺草劑與綠地減 少等因素,都嚴重威脅綬草的生存繁衍。復育綬草重回野地,是余德發的最終目標;他也呼籲民眾勿折損野生綬草的美麗,來年三月,朵朵召喚春天的小鐘,才能與 你再次相逢。


不同的植株,常有殊異的外顯型態。      (黃翔/ 攝影)

網室內大面積栽培的綬草,是農改場多年來努研究的復育成果。(李姵蓁/攝影)

綬草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後,進入休眠。    (黃翔/攝影)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8.04.02

左岸電子報

加入時間: 2008.04.02
154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地方】迴轉的花穗 復育綬草舞動清明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