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總統v.s.新校長─全新上陣  中正有何新契機

文字-A A +A

【記者賴怡安/中正大學報導】

  2008年總統大選,獎落誰家,三月二十二日即將揭曉。今年二月,中正大學的新校長才剛上任,新的領導者,新的中正。總統為國家元首,領導全國人民;校長為一校的大家長,帶領全校師生。新總統的產生與新校長的上任,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對中正大學而言,又將會是怎樣的轉變?


    吳志揚校長希望培育CCU的學生,提升中正的自我認同。                                    記者賴怡安/攝影 
邁向頂尖大學 教學卓越計畫

  兩位總統候選人在教育政見中均提及「教學卓越計畫」與「邁向頂尖大學」,中正大學在新校長吳志揚的帶領下,該如何成為頂尖大學。成為頂尖大學後,中正大學的學子是否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減緩面對大學畢業生高失業率的不安。

  行政院於2004年提出五年五百億元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計畫」(現改為「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希望五年內打造國內至少一所大學進入世界前一百大,提升高等教育機構的國際學術能見度,增加國家國際競爭力。在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的評比中,中正大學與五年五百億的預算擦肩而過,但在教學卓越計畫的評比中表現依然傑出,連續兩年成功申請到經費。中正大學前兩年將金費作為基本建設,提昇教學設備,今年會將經費直接落實在教師與學生,做為企業參訪、實習、出國參加研討會等的補助,培育老師與學生。

  對國家而言,頂尖大學是擠進世界排名前一百名;而吳志揚校長心目中的頂尖大學則是:「提供好環境培育新老師與新學生,能自由自在的學習,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互相干擾。」雙方共同為培育頂尖大學努力,中正大學也在新校長全新的帶領下,在五年五百億的挫敗後再次出發。

中正大學新氣象 重新再出發

  吳志揚校長說:「中正大學教師流動率高是未拿到五年五百億預算的主因。」對此,吳志揚校長認為,儘管大部分人批評人才流失為中正大學的缺點,但這不是缺點,反而是中正大學的優點。台大、清大、交大、政大排名位於中正大學之前,人往高處爬是必然的道理,流動率高表示所培育的人才為外界所需,更意味中正大學培育的教師與學生質優,若他校及企業不再需要本校的教師與學生時,反倒是需要反省檢討的時候。吳志揚校長激動地說:「現在才是中正欣欣向榮的時候。」然而,中正大學卻在爭取五年五百億的預算時,不當的反抗方法讓外界及全校師生誤以為教師流動率高為本校的缺點。校長感嘆地說:「這其實是我們的優點。」

  相較於台大、清大、交大、政大,中正大學成立較晚,為了提升中正大學的自我認同,吳志揚校長以中正大學英文字母縮寫CCU,期望培育出「CCU的學生」,讓中正的學子成為具競爭力(Competitive)、具人文關懷性格(Considerate)以及擁有團隊的精神(United),未來中正大學的學生要給外界一個全新的印象。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498則報導
2,176則影音
56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番路彈藥庫 舊址活化資源回收場

2024-03-25
瀏覽:
2,313
推:
1
回應:
0
2:47

與自然共伍 官田菱角種植之路

2024-03-25
瀏覽:
2,188
推:
12
回應:
1

華德公園整建 要拆要蓋誰知道?

2024-03-25
瀏覽:
1,891
推:
0
回應:
0

顛覆傳統 臺灣特殊送行文化

2024-03-18
瀏覽:
3,442
推:
0
回應:
0
2:58

戲台後的國寶 布景彩繪師

2024-03-18
瀏覽:
6,388
推:
66
回應:
0
2:58

循環經濟 嘉義縣回收蚵殼再利用

2024-03-18
瀏覽:
4,644
推:
47
回應:
0
6:29

街頭藝術 文化的舞台

2024-01-12
瀏覽:
12,153
推:
2
回應:
0
8:28

漁:漁獲量銳減 近海漁業情勢差

2024-01-12
瀏覽:
21,795
推:
1
回應:
0
5:51

中正來了 然後呢?

2024-01-12
瀏覽:
10,023
推:
0
回應:
0
6:50

時代旅人 承載百年記憶朴子布行

2024-01-12
瀏覽:
39,742
推:
159
回應:
5

新總統v.s.新校長─全新上陣  中正有何新契機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