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巖進駐藝術 活化聚落空間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李明芸、陳柔瑜/台北市報導】位於公館水岸旁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曾經是兩百多戶人家居住的聚落,規劃為藝術村後,與居民共生,並結合藝術家的進駐、生態導覽,帶來各式各樣的展演。不只保存了歷史與自然生態,更藉由這樣的地方,連結本土與國際的藝術及文化,豐富了聚落空間。

 
駐村計畫的發想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包含寶藏巖寺和附近延伸出的聚落,聚落房屋由不同年代的居民搭建而成,如退休的老兵、離鄉背井的工作者。他們沿著山的地形建造,使這些違章建築形成特殊複雜的交錯空間,在未有駐村計畫前便吸引了不少藝術家在這裡創作。
 

一九八○年,台北市政府計畫將此地做為公園預定地,基於部分地區淹水的安全考量,聚落面臨拆遷,居民也跟著要搬離,後因住民安置問題暫緩拆建計畫。因為聚落中的藝術家和其特殊人文地理景觀,使這裡與一般看到的城市有著不同風貌,在一九九九年,當時的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提出「藝術村」的概念,確立寶藏巖未來的營運方向已非公園,而是運用藝術家進駐的方式保存特殊的人文風貌,也保存了歷史聚落。二○○六年,大部分居民已遷村,部分則自願留下,政府開始進行聚落修繕的工作。寶藏巖在各個團體如台大城鄉所、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等努力奔走下,雖然有部分建築因安全考量遭拆除,但仍然保留了大部分的歷史建築,並注入藝術轉化為藝術村。

讓藝術家與居民共生的空間
二○一○年十月二日,「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由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藝術村營運部正式營運,主要分為寶藏家園和藝術村兩大部分,寶藏家園現在還有約二十戶的居民住在這裡,藝術村則是開放各國藝術家進駐和藝術的展演,與聚落共生的概念保存也活化了寶藏巖聚落。營運部經理孫育晴說,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與其他藝術村比較不一樣的就是與人和自然環境的互動,因為這裡的房屋是沿著山的地形蓋的,所以也有人稱寶藏巖為「小九份」,再加上保留了許多從過去種植到現在的植物,使這裡除了人文之外,更添加了自然風情。
 
寶藏巖藝術村每年三月到六月都會開放徵件,全國藝術家都可以提出駐村計畫,並由專業評審審查後確定入選名單,另外還有一個與不同國家如紐西蘭、法國、日本、美國等國對等交流,每年台灣和對方都有一位藝術家到彼此國家交流,彼此提供住宿費用,其他如創作費用、機票則由自己國家資助。
 
孫育晴說,駐村藝術家最有趣的,就是沒有固定的展演型式,駐村計畫可能也會在入駐後而調整或增減,甚至有位表演藝術家陳雪甄,她的《關於分享的各式距離》是以全村作為舞台,在表演的過程中,帶著觀眾探索寶藏巖,欣賞各個視角的人物和風景。藝術家也會和聚落居民互動,剛開村時,有一位台灣藝術家葉育君設計了一套寶藏巖的健康操,在固定時間就會號召居民一起來做操;寶藏巖中的生態農園是一位義大利藝術家和居民共同合作而生,雖然藝術家待了三個月就離開了,但現在居民還是有在持續經營生態農園。
 
李孟書是藝術村中「二皿手工紙設計」的駐村藝術家,原本是美術系的學生,在寶藏巖還未形成藝術村前,就知道這裡有藝術家在創作,當時就會和朋友一起來看看。之前在網路上看到徵件的機會就報名參加,通過評選後,從二○一一年底開始就到寶藏巖,「在這裡可以發揮所長、學以致用,擁有自己創作的空間是一件很棒的事,也給我們這些創作者很大的幫助。」李孟書說,其中也有作品是取景於寶藏巖。平時會和其他駐村藝術家聊天、交流意見,如果有機會也會合開課程。
 
 
取景於寶藏巖的明信片
 
 
目前除了好好經營駐村這部分,也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勸導遊客不要打擾寶藏家園的居民。孫育晴說,現在和居民是和平相處,如果有什麼活動也會提早告知他們,雖然有掛「請勿進入」的牌子提醒遊客不要闖入寶藏家園,但有些遊客還是會好奇,掛上這樣的牌子更讓他們想一探究竟。而且,以這般帶有強制力的方式禁止遊客,基金會似乎成了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非共同生活、彼此親近的鄰居,關於這點,目前還在研討更周全的方法。
 
 

雖有牌子提醒 仍希望找到更好的方式維護居民的隱私
 

 
結合生態導覽
除了駐村藝術家,保留了許多過去種植的植物,人事已不若過往,但植物依舊長青,這讓寶藏巖更添了幾分人文懷舊的氣息。藉由定時的生態導覽讓大家更認識這裡的地理環境,將自然生態結合人文生活,給遊客不一樣的參觀回憶,未來也希望能推出導覽系統的APP。
 
 

寶藏巖與作家劉克襄老師合作,選了寶藏巖中二十幾棵樹,寫了一本導讀的小書,介紹這些植物與寶藏巖的關係。如山菜豆,因為整體環境受到保護,長得又大又好;又如佇立在村口壯碩的苦楝,是寶藏巖裡少數四季分明的植物,或許當時村子的人因為它能「報時」,可以藉由它來了解現在是什麼季節,把它種在門口有些地標的意義。

 
 
 

結合生態導覽讓遊客了解這裡的自然環境

 
 
保存與多變並進
目標於二○一三年四月開始營運的「青年會所」,希望可以吸引藝文有關的人,雖然他們沒有駐村,但可以短暫以旅客的身分體驗寶藏巖的文化氣息。另外,因為關於寶藏巖的歷史有很多不同說法,基金會現階段也在整理、確認文史資料,希望讓遊客能更了解這裡的歷史背景。
 
孫育晴表示,很多人覺得寶藏巖一直在變,這也是寶藏巖最好玩的地方,因為每個藝術家待的時間為三到六個月,所以一直有不同的藝術家進駐,風格、氛圍就會不一樣,二○一四年希望將藝術家駐村時間縮短到二到三個月,讓更多藝術家來這裡交流,不同的創作類型更能豐富藝術村。

 

 
 
延伸閱讀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yehpinchang

目前除了好好經營駐村這部分,也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勸導遊客不要打擾寶藏家園的居民。孫育晴說,現在和居民是和平相處,如果有什麼活動也會提早告知他們,雖然有掛「請勿進入」的牌子提醒遊客不要闖入寶藏家園,但有些遊客還是會好奇,掛上這樣的牌子更讓他們想一探究竟。而且,以這般帶有強制力的方式禁止遊客,基金會似乎成了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非共同生活、彼此親近的鄰居,關於這點,目前還在研討更周全的方法。

雖有牌子提醒 仍希望找到更好的方式維護居民的隱私...。台北 張先生葉璦菱 葉 彬。

輔大生命力新聞

謝謝張先生指教!

3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7則報導
2,272則影音
708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2

教人重做遺失婚戒 何宣螢用金工保存回憶

2024-04-19
瀏覽:
700
推:
0
回應:
0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2,619
推:
2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824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569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313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3,217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402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907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284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6,031
推:
0
回應:
0

寶藏巖進駐藝術 活化聚落空間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4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4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