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下 社會要及早適應

文字-A A +A


圖一:極端氣象型態趨勢圖  Source: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2012
文/謝雯凱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

 當有洪患或乾旱時,媒體常歸納為「氣候變遷」就打發了,卻忘記其實台灣夏季本來就常有暴雨,中南部冬季就會少雨。全球氣候變遷應該以更長的時間軸來評估,各地的氣象學家早已投入研究這些長遠的氣候異動。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 IPCC在2012年3月發表的《管理極端氣候事件與災害風險並促進氣候變遷調適特別報告》(Special Report on Managing the Risk of Extreme Events and Disasters to Advanc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REX)中,花了一個章節釐清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與極端氣象事件(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的關係,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分析1950年至今的氣象資料,以「可能Likely」(66%-100% 的可能性)與「很可能Very Likely」(90%-100% 的可能性)等字眼來表達各種極端天候事件在未來發生的可能性。這裡所謂的氣候「變遷」,要素包括頻率、強度、空間範圍、持續的時間,以及天氣或極端氣象事件發生的時間點,此外,也有可能出現的是前所未見的極端事件。(註1)

 例如,報告指出酷寒白晝與夜晚數目「很可能」減少,而酷熱的日數則會增加,而這尺度是全球普遍性的。未來的乾旱趨勢則並非全球一致,在南歐與西非可能趨於嚴重且時間拉長,北美與西北澳的乾旱情況反而會縮短、減弱或頻率降低,這項預估的機率達「中等可信度」(medium confidence)。

 美國環保智庫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便製作一張表格 (圖一),可讓大家一目瞭然哪些極端氣象型態在未來發生的可信度最高,包括高溫熱浪、極端降雨事件、乾旱,與因海平面上昇造成的海岸地區淹水事件。與前述事件連帶相關的某些衝擊,也同樣具有高可信度 (high confidence),例如因為熱浪增加將造成冰河消融、永凍土減退,而這又會影響到高山地區的邊坡不穩、冰河湖泊溢流,乃至於促使山岳居民因生活環境丕變而遷徙。另一方面,雖然溫度變化會造成大氣系統改變,使得季風、環流、聖嬰現象變異,熱帶氣旋強度增加,然而這些證據乃屬於低可信度 (low confidence)。


表:各種極端氣象型態在未來發生的可信度 (中等可信度差不多10次中有5次發生機率、低可信度約10次中發生2次機率。) Source: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2012 (註2)

SREX這個報告的重點不在於解釋哪些極端氣候與暖化有關,或是打算要威嚇民眾,而是提醒各級政府能多作準備。且不僅停留在應急備災、防災的等級,也要進一步思考社會、經濟與環境的應變,因此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組織建議各國政府(乃至地方政府)提出氣候調適策略,能針對未來氣候變遷常態化,能提早準備,讓社會避免受災後的崩毀。報告中以圖二來表示災害風險的連帶關係,災害風險其實是本身的脆弱度,與受災的強度、暴露程度相乘,在此概念之下,相關單位便能及早做好預防。


圖二:災害風險示意圖

 歐洲2003年的嚴重熱浪造成西歐傷亡嚴重,上萬人因相關因素而死亡,最嚴重的法國就有14802人不幸過世,尤其是大量老年民眾傷亡,醫療系統幾近癱瘓,突顯了老人人口比例較高的社會,其在熱浪下的健康風險非常高。於是在日後,法國特別花了一番心力強化老人醫療、獨居老人醫療監控或社區照系統,降低脆弱度。這方面與健康有關的防護作為,還需要建立更強的社區鄰里關係,例如獨居老人的關懷服務、送餐服務。

 另一個觀點,是極端降雨後,通常是無戶籍的違章建築住戶受災最嚴重,但往往無法享有社會保險的支持,無法修繕房屋的情況,又增加了他們在下一場暴雨時的「暴露程度」,如此的惡性循環,令其難以從谷底翻身。而長期水患或乾旱之後的農糧價格漲幅,社會中下階層則是最容易受影響的一群,也更容易滋生的不滿情緒,這甚至是阿拉伯之春的政治革命背景因素。

 由此可見,要減少災害風險,建構更好的社會安全制度(social security)是不可或缺的。2012年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發表的成果文件《我們想要的未來》,許多篇章處理發展中國家與城市貧困居民的居住權、飲用水取得,以及減低決食品價格過度波動的風險,不僅是減少貧窮,更是強化社會防災的應變能力。(註3)

 2012年重創紐約的珊蒂颶風,社會與經濟得以快速恢復生氣,是因為社會保險與經濟保險制度健全,而美國強大的公務體系也確實運作,展現了社會堅韌的防災回復力。反觀2008年後連年的颱風,與2010年的地震,讓海地一厥不振、政府運作與社會機能全面崩潰。

 與海地一樣天災頻仍的台灣,面對災害,雖沒有像海地這樣脆弱,但遇到莫拉克颱風如此大範圍的極端降雨,一樣需要好幾年才逐漸復元。未來極端氣候常態化,台灣社會必須從更廣泛的防災思維,既然無法完全避災,趁早提高社會適應能力,趕快從災難中站起來,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作者簡介

謝雯凱,碩士班時研究國際政治與民眾參與,平時關心生態環境與文化資產,經常撰寫國內外環境議題專文。2007年起追蹤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並經營NGO對抗暖化行動資訊網。現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專員。

註釋
註 1:《管理極端氣候事件與災害風險並促進氣候變遷調適特別報告》,2012
註 2:憂思科學家聯盟針對極端氣象事件的資訊圖表,2012
註 3:《我們想要的未來》,2012

延伸閱讀
暖化造成極端氣候成災已證實(節錄)》劉紹臣 12-Jul-20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氣候調適 刻不容緩》朱淑娟 25-Aug-20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11.14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11.14
1,532則報導
1則影音
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極端氣候下 社會要及早適應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47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47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