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舊影像大作戰 臺南踹拍帶你看(dov)
.時間的樣子!(與時間賽跑的膠卷搶救修復)(sadapeopo)
.巧手修復舊媒材影像遺留的感動(小喬流水)
.公視Try拍活動聚焦影像保存 公民記者齊力探索(福哥)
.數位時代永續保留家庭記憶(宅媽)
.搶救台灣影像 數位化修復與文化保存的使命(小柚子)
.從影像修復尋找佚失的歷史(許家睿)
.找出磁帶膠卷裡保存的舊日時光(竹崎天使-幸福)
.復刻膠卷記憶再生 南藝大致力搶救修復膠片(APPO)
.家庭影像對未來的影響(妙麗)
.搶救記憶修復記錄讓歷史資料延續再生(manyu)
.「不要丟棄影片!」 數位儲存風險不可靠(APPO)
.重現過往的魔術 ! 南藝大影像再生技術的呈現(劉鎧銘)
.2024Try拍+台南場(雅仁)
.數位時代的風險—如何確保影像世代傳承(ZOOCITY)
.影音拍攝及保存應是並存兼顧(斛痴)
.老影片賦予新生命(逍遙)
.數位不可靠 元件最重要-影像修復 代代相傳(AppleLi)
獲取方式:
具有PeoPo公民記者身份報名參加本年度Try拍+活動者,可獲得PeoPo紀念T-shirt一件 (同一年度每人限領二次)。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媒體中心十餘年來致力搶救民間影像,包含佚失的台灣電影、新聞片,家庭錄影帶及各類早期影音媒材。呼應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FIAF的「不要丟棄影片」(Don't Throw Film Away),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倡議2025年磁帶大限DEADLINE2025 COLLECTIONS AT RISK。我們曾在資源回收場拉出一部佚失的台語電影《媽媽為著妳,1952年》,也在苗栗發現消失近60年台灣第一部自製35mm歌仔戲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1956》。我們經常出入被遺棄的倉庫與老戲院,試圖搶救更多的電影遺產。
近年,我們在台灣各地舉辦「搶救家庭記憶大作戰」的修復錄影帶工作坊,提醒民眾這些家庭錄影帶是見證台灣政治經濟發展重要民間史料,是民眾用自己的攝影機書寫自己的生活樣態,紀錄了台灣從70年代到2000初重要的台灣記憶。這工作坊可以教授民眾自己動手清除錄影帶上的霉菌,用我們搶救或民眾捐贈的機器加以轉檔,不斷積累台灣重要的家庭影像檔案。目前包含海外,我們已經舉辦了58場工作坊,持續增加中。
從搶救、登錄、整飭、清潔、數位化到數位修復(建構),中心在各個搶救案例建立了行動、教育、典藏三階段的流程,雖然我們人力不足,沒有專案經費支持,但只要社會有需要,民眾提出協助,我們仍會盡力搶救這些重要的台灣影音遺產,並且由此提煉出更多教育養分與文化性資產。不要丟棄影片,2025是磁帶大限,加上數位風險與不可靠,中心將不斷呼籲台灣各界,保存原件,等待看見聽見歷史影音的多元價值。
搭乘PeoPo交通車
PeoPo準備一台交通車在高鐵嘉義站定點載人。
時間:09:10發車
集合位置:嘉義高鐵2號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