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熊哥入山屋像走灶腳一樣?這也要封山嗎?

文字-A A +A

台灣黑熊哥入山屋像走灶腳一樣?這也要封山嗎?

 

※ 人類從動物進化而來,而又不像其他動物那樣「缺少智力和自由」,但是,其他動物也是有知覺的,「它們同樣應該享有自然賦予的權利,人類有義務維護這一點」,他特別指出「動物有不被虐待的權利」。(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 ※

 

當你登山碰到黑熊出現時,該怎麼辦?日本登山家岩琦元郎早年在其著作《山中突發事件的應變》一書中提到,「裝死或爬到樹上,不管哪一種,首先都要設法避免和熊正面衝突。」不過現在的觀念,裝死或爬樹是錯誤的「應變」,最重要的是,讓人熊彼此都知道對方的存在,且都有各自迴避的時間與空間,這才是上上之策!「熊的時速高達50公里,往哪跑只能看當時的地形判斷。(黑熊媽媽黃美秀)」但不幸人熊遭遇了(機率小之又小,百岳老查登山幾多年,從來沒有與黑熊「打過照面」),登山客尤其要戒急用忍,以智取勝,以彼此不受傷害為最高處理原則?黑熊媽媽黃美秀說:「黑熊的嗅覺和聽覺很靈敏,『95%以上的熊會避開人』,除非當時熊位於背風處,而人在迎風處,風向導致熊沒能聞到人的氣味,才會讓人、熊相見,且地點常在轉彎處;萬一遇到熊,千萬不要爬樹,因為熊爬得比你快,也不能裝死,熊會吃腐肉;應保持冷靜、不要大動作狂奔或尖叫,先靜靜站著再離開。」專家所言,登山客當銘記在心!

最近在登山界網路上傳得火燙的「熊出沒」消息,這一隻台灣黑熊在8月19日晚上10點多,「闖入」向陽山屋覓食,聽說是「爬上衣櫥翻箱倒櫃找食物,遍尋不著後悻然離去」。這位黑熊哥帶著滿滿的期望來,卻一無所獲很失望的離去。期間,山友就在一木板之隔的房間睡覺,少數幾位被響聲吵醒,起身查看,因此才有這段錄影畫面被拍照下來,當作最直接、最真實的證據!這證明,此山域之黑熊(至少是這一隻)並不怕人,堂而皇之來去自如?黑熊哥既然不怕登山客,那登山客就得小心防範,以免不小心與熊哥相遇而惹得牠老兄「不開心」,那可麻煩了!

據報導指出,「自本(8)月9日至今,短短10天已有4起人熊近距離接觸個案,機率太過頻繁,台東林管處決定22日起封閉嘉明湖登山步道15天,希望黑熊聞不到人類食物能回返深山。」希望這個「點子」能奏效?萬一這封山點子無效時,台東林管處進而提醒山友,「在有熊出沒頻繁的山區活動應注意,儘量結伴同行,若1人走路時可製造點吵雜聲,如唱歌、拍手、隨身攜帶哨子(外掛)、鈴鐺(熊鈴)、或攜帶防熊噴劑防身。」

據悉向陽、嘉明湖這一帶都在「關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保護區範圍內,包括黑熊在內的野生動物本來就很多(林務局網站顯示本區,動物資源包括:29種哺乳類、65種鳥類及29種兩棲爬行類等,其中包括台灣黑熊、熊鷹、水獺、百步蛇、帝雉、藍腹鷴等多種瀕臨絕種保育類及59種珍貴稀有或應予保育類的動物。)因此,人與動物的活動範圍多所重疊,「偶而」相遇應該算是很正常的事?何以,一看到這些動物「太過於不怕人」,就要把人拉開,就要以「封山」的方式來因應?這個封山決策實在值得好好去檢討與評估?過去數十年來台灣政府面山的態度就是「擔憂可能有問題,就先封閉起來再說。」

就像今(2018)年8月11日擎天崗草原水牛撞傷遊客事件,為維護遊客安全,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自即日起暫時封閉擎天崗中央步道及周邊入口,呼籲遊客勿私自闖入,以維自身安全。另外,像太魯閣國家公園轄區的文山溫泉,因為在2005年發生落石砸死遊客事件,國家公園被判國賠給家屬後,太管處即以鐵門封閉文山溫泉迄今已經13年,但不斷有遊客翻過鐵門入內,被管理機關視為超級燙手山芋。太管處將在今年底前清除所有人工設施後,把該處交還給林務局。因此,就有人質疑說,「由於禁止是最簡易的管理方式,不需費心權衡各種不同的觀點與細緻的管理措施,台灣社會因此不斷流失合理利用環境資源的治理能量。(戴興盛,2018.08.01.)」

在野生動物保護區內從事登山健行或郊遊活動,碰到野生動物本來就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公部門若因而採取封山策略來因應,恐怕是劃錯重點、開錯藥方了?重點在教育,在教育民眾於野外如何避免和野生動物正面遭遇?萬一若碰到了該怎麼「適切」的因應,這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 百岳老查 2018.08.22.

 

附 記:

1.山上的危險是無法完全預防的!所以說,登山的安全考量幾乎成為一種必要的「迷信」?先前的面山教育較強調裝備整備、氣候驟變、攀登技術、意外應變、無痕山林等層面,而如何避免受野生動物所傷害以及了解不同野生動物其不同習性,則較為缺乏與陌生,登山界應該邀請野生動物專家進行跨領域的研討,提供給有意從事野外山林活動之民眾參考,讓民眾得以「平常心」來與不期而遇的野生動物和平相處,這才是「眾生平等」的山林文明象徵!本照片引自2018.08.20.蘋果日報,該報導指出,有山友表示,嘉明湖本就是台灣黑熊的傳統領域,又是台灣登山熱點,人熊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很高,他認為主管單位應用更開放的心態處理問題,短時間封山治標不治本。

2.有黑熊媽媽之稱的台灣黑熊專家黃美秀教授在2015.10.07.一篇題為《解碼中央山脈裡的黑盒子:向陽山屋的黑熊之死》專文中指出,「說來您不信,我隱隱感覺那棟山屋(按,向陽山屋)已經被熊給團團包圍。這是我們在欣賞『天使的眼淚』—嘉明湖時,一般山友不會知道的事實。…這黑熊陳屍之處某種程度違背牠的自然行為習性。山屋附近並沒有天然的熊食物來源,但卻有非天然食物的提供,導致多隻熊在山屋附近徘徊。除了行為干擾之外,人類的食物對於黑熊生理機能的影響也是個未知數。」黑熊媽媽黃教授很沉重的呼籲,「將來相關單位的經營管理,是否能做到『無痕山林』,至少妥善處理廚餘、垃圾不要隨意亂丟等,這些細節真正落實,才是登山客水準提升的指標。」

百岳老查回應1: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曾在2002年做過調查,推估全台野生台灣黑熊的數量應該在200隻以下。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在今年6月的貼文說,維持台灣黑熊族群永續的基本數量是2000隻,目前估算最多不超過600隻。曾有專家研究過,一隻成年的黑熊其活動範圍很廣大,牠在一年裡的活動範圍甚至會超過200平方公里?若以這個為基準,登山客入山碰到黑熊的機率應該不小?只是:

1.山不轉路轉,人不轉熊轉,所以你不太容易看到黑熊,更幾乎不可能會「狹路相逢」?

2.在山上,登山客身上都有一股很濃的臭酸味,而黑熊具有敏銳的嗅覺,老遠就會聞到登山客的這種特殊味道而「選擇遠離一點」,所以你很難遇到!

3.黑熊的頭長得像狗,因此也有人將牠稱為狗熊,所以牠的聽覺能力非常好,登山客在山區的講話聲、裝備碰撞聲、加上沉重的腳步聲,牠聞聲辨位,所以你很難在行進的方向上與之遭遇。儘管人熊「邂逅」的機率相當低,但總是有可能的,只是機率問題?百岳老查提醒你! 2018.08.22.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寶島報報

一起加油 @把愛傳出去
https://www.peopo.org/news/376689

1

加入時間: 2016.02.04

winda tsai

加入時間: 2016.02.04
737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台灣黑熊哥入山屋像走灶腳一樣?這也要封山嗎?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1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1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