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文化

地區:
分類:
嵌入:
文字-A A +A

  選此主題原因:   

         電影《練習曲》播出後,全台有許多人開始迷上單車,騎單車環島的人數也多不勝數,近幾年在全世界節能減碳的風潮下,自行車產業漸漸受到政府重視,在台灣也興起了一股騎自行車的樂活熱潮,其中折疊車市場更是受到車廠的重視,紛紛開發更多功能及折疊性的車款。腳踏車在以前的年代只是一個代步的工具,隨著科技的發展,機車和汽車漸漸取代了倚靠人力與機械力的腳踏車,一直到前些年,腳踏車的象徵絕對不會是時尚與潮流,甚至可能是貧窮與落後的符號;近幾年因為電影影響、政府推廣等傳播因素而興起了自行車文化,廠商順勢推出各式各樣不同功能的折疊車,還為它們取了可愛的名稱──小折,價格四位數算是相當普通,五位數甚至六位數以上的都有,這樣拉抬價格使得折疊車出現了階級的分別,突然間,單車旅行成為一種奢侈的休閒運動,而組員內正好有人喜歡騎單車作為平日的休閒嗜好,經過投票表決才選出此主題。 

接觸的對象及經過:                                                       

        我們跑了很多家腳踏車店,但很多老闆都不願意接受採訪,溫先生是個很親切很熱情的老闆,他知道我們的主題後也感到相當有興趣,他認為政府和媒體的關係,的確讓騎腳踏車的人數爆增,但是他認為那只是告訴初學者訊息的一些管道和媒介,之後是否有辦法持續,還是要靠個人的興趣和熱忱才能維持,以前的腳踏車對以前的人而言只是個代步工具,但是對現在的人而言,腳踏車不只是個節能減碳的代步工具,更是維持身心健康,甚至是促進了家庭和諧,從各方面來說,單車的確是個值得推廣的休閒運動。

溫先生從國中開始就迷上了單車,以前就很喜歡自己一個人騎著單車到處跑,他藉由一個人的旅行認識了好多各式各樣的好朋友,除此之外,還可以更深刻的感受到台灣的美和台灣人的熱情,他強烈的建議我們趁學生時期一定要環島一次,肯定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從他身上,我不只看到了他對單車的熱忱,也看到了他對生命的意義,在採訪過程中,溫先生將他所知的一切事情毫無保留的都告訴我們,藉此我們瞭解了好多以前我們都不知道的事情,很榮幸也很開心訪問到那麼棒的受訪者。

   

        這次找李佳玲老師做為我們的採訪對象,老師教的是傳播文化相關的課程,相信老師對傳播文化現象一定有獨到的見解。一開始只是跟老師閒聊腳踏車產業興起的原因,例如電影「練習曲」,讓大家開始興起騎單車環島的風潮,並結合節能減碳議題,帶動了大家開始騎單車的習慣。但老師說,目前台灣逐漸興起單車風,但其實國內的腳踏車步道仍相當不足且危險性高,政府應該要有所規畫,才能讓民眾騎單車方便且安全。

    

相關發展(行動過程)   

        因為單車風潮,騎腳踏車的民眾越來越多,政府於98年的下半年,在台北市東區設立自行車道。立意雖然良善,但卻沒有考慮到與車爭道的實際問題,由於自行車道設立在人行道旁的馬路上,施工期間公車無法正常停靠,下車及等車民眾的安全受到威脅,原本就已經不大的馬路又更加縮減,造成交通上的紊亂。  自行車道建立完畢後,是否達到原本預期的功能也是一大問題,這次我們實際去拍攝的結果,發現自行車道上幾乎沒有腳踏車騎士的身影,除了旁邊的人行道上停靠了一些單車外,自行車道竟然變成汽機車暫停最好的停車位,更有三四輛計程車停成一列,一副在排班的樣子,騎腳踏車的人反而騎在人行道上。路口處,一遇到紅燈,所有在馬路上大大小小的車都停在紅綠燈前,這時候的自行車道已經完完全全地形同虛設。  於是我們訪問了在人行道上騎單車的民眾,她認為騎在自行車道上是不太安全的,公車停靠跟自行車道是同一個地方,政府在建完自行車道後也沒有將車道跟馬路做一個明確的區隔,什麼車都可以行經,使單車族無法放心地使用這條自行車道,彷彿自行車道的劃分只是幫馬路上一層另類的裝飾而已。  再來我們訪問了等公車的民眾,受訪者認為,自行車道設立的位置不宜,與公車停靠的位置重疊,造成公車族的不便,行人、公車、腳踏車、跟汽機車搶道,對於馬路上所有行車的安全是一大隱憂。

 經歷:

        我們的採訪地點在景美河堤,採訪過程可說是一波三折,因為途中碰到寒流、下雨,根本就沒有人騎單車也找不到人訪問。剛開始採訪時也一直碰壁,因為我們的採訪對象是單車騎士,有些速度騎很快的人實在是很難將他攔下來訪問,常才剛提出訪問邀約對方就騎走了。

   

        訪問後發現其實有很多人在這股單車熱潮之前,就已經有騎單車的習慣了。有別於將單車視為一種休閒活動的單車熱潮,這群原本就持績在騎單車的騎士大多把單車當作他們的通勤工具。而這些熱愛單車的人願意在單車上花費的金額令我們訝異,單車動輒萬元起跳,有些甚至價錢跟機車差不多,但願意買的人還是大有人在。除了媒體炒作品牌之外,單車騎士對於功能品質也很講究,像有人就有各種功能的單車來因應不同狀況:登山騎越野車、通勤騎公路車、遊玩騎休閒車。還有一個騎士單車上裝有GPS,令人嘆為觀止。

        

        採訪過程中最特別的是碰到一個趁年假來台灣單車旅遊的日本人,自己一個人騎著單車走走停停,隨手拿相機拍下沿途風景。我們用著不太正確的英文聊天,他說台北是一個很漂亮的地方,當下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哈

通篇是個人獨斷的見解,無聊的公民新聞

林哈

一樓何不說說您的見解

2

加入時間: 2009.04.15

Miao

加入時間: 2009.04.15
2則報導
2則影音
0則OnTV

關心的議題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20

讓夢想繼續飛揚

2009-04-23
瀏覽:
1,598
推:
3
回應:
0

單車文化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