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統」找回特殊孩子的生命價值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房莛蓁、王郁雯/台北市報導】走進位於象山的藝術統合教育發展研究協會,打開木製的教室門,除了深棕色的木質地板外,可以看見一大片擦得發亮的鏡面。一一拉開後,裡頭陳列著整齊排放的教學道具,有搖鈴、鼓、木琴,和一些繪畫工具。藝統會的老師姜春年說,希望透過音樂或其他藝術元素,啟發出孩子們的可塑性。孩子不必在課程中學會一種樂器、譜出一首樂曲,而是希望能在學習過程中體驗藝術的美。

藝統會的創立 始於特教孩子的啟發

位於象山的藝統會成立於二〇一一年, 以藝術統合為教學核心,教育研究當作教學方式,探討課程對身心障礙兒童有哪些啟發,最後再將經驗分享給社會大眾。

協會創辦人林絲緞老師是一位舞蹈教育家,早期她常與攝影師、畫家們彼此交流互動,因此萌生「藝術統合」的想法。結合攝影、音樂、舞蹈及繪畫,她希望統合的概念如同舞蹈裡有繪畫的構圖、繪畫的構圖裡面會有舞蹈的旋律般,彼此牽連、相互影響,讓大家看見藝術的另一種面貌。

一次教學課堂中,林絲緞發現班上有幾位學生沒有一般人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她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奇怪。課堂結束後,她進一步了解才發現他們都是自閉症的學生。學生家長因為覺得老師的教法非常很有趣,所以把孩子送過來學習,沒想到引發林絲緞對自閉症孩童的注意,讓她開始積極了解自閉症,並將觀察結果與心得融入對自閉症孩子的教學中。同時,林絲緞也看見這些孩子在無人帶領下,在教室內自己透過身體的延展,玩出很多不同的肢體動作、韻律,讓她更確立藝統會創立的必要性。

姜春年利用報紙,親自示範身體與物體間延展性的運用。 攝影/王郁雯

姜春年是目前藝統會的老師兼總幹事,早期從事插畫創作的他,一開始是為了到社區大學學習繪畫才接觸到林絲緞老師,然後接觸到她的舞蹈課。有一次老師邀約他一起去帶自閉症孩子上課,姜春年一口答應了。他說:「我那時候傻傻地也不知道那是什麼就答應,沒想到越做越有心得。」

姜春年笑著說,早期投入藝統會時,大家的點子十分奔放、不周全,想法通通混在一起就像「什錦」一般,好像各個面向都兼顧,卻沒有一樣做的實在。「我們都不是特教背景的人,我們的背景比較屬於藝術家或是一般教學者,所以我們的組合比較另類。」。然而很幸運可以遇見很多願意幫助協會成立的人,例如一點點資金的捐助,或是教具的贈與都是成就今日藝統會的原因之一。

藝統會的行政陳心慧表示:「這個非營利組織,七年來的經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路是有很多人在幫助,所以就覺得這裡都是有很多人在支持,才能夠讓正面能量更大,才會這麼多的家長和小朋友會來。」

自由地發展創作 課程中找到生命價值

藝統會以身心障礙者為主要的服務對象,其中包括自閉症、情緒障礙等兒童及青少年,又以自閉症為服務的大宗。

統合教育與一般藝術治療不同之處在於,相較於醫院裡的治療體系,藝統會希望能讓孩子在協會的課程中學會生活自主、發掘自身價值。姜春年說:「我們自己會清楚我們其實不是治療,我們是發展性,那發展性東西一定會包含治療。」透過活動設計,長期建立信任,讓孩子們自然而然的打開心房。

長期觀察下,自閉症孩子們的口語表達並不好。先天性的口語表達障礙,讓一般人很難透過語言去了解他們在想什麼。「可是其實想起來,還是很多方法可以了解,藝術的方法就是一個好的元素,譬如說身體的動作、創作過程,都會是了解他們的一個動作。」姜春年說,藝術得以讓人自由發揮、創作,讓孩子在藝術表達、肢體、創作上找到自己的獨特性,因而提升自我的價值感。

從挫折中摸索 從回饋中找到持續動力

「我其實都在孩子跟孩子的互動裡面,去發現他們很多有趣的特質。」身為協會第一線的教學者,姜春年一路以來透過無數的體驗課程,才慢慢了解這些孩子們的特質。儘管他自認非常擅長與小朋友相處,一開始上課時也摸索許久,遇過許多挫折。

最初,他們對於課程上的發想有太多想法,嘗試過程中曾讓孩子們抗拒,除了發現自己的課程並不吸引人外,也會因為課堂上學生的情緒管理失控而感到挫敗。以藝統會的學生「智仔」來說,一開始他不擅與人互動,對於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充滿恐懼感,時常藉由強力的肢體回應來防衛自己。推人、打人、辱罵等表達對智仔來說是最好的人際互動,但自從他接觸了協會的肢體創作與展演課程,舒緩了智仔面對社交的緊張感。

肢體展演像是練習與塑膠袋互動。一開始智仔二話不說的踢它、踩它,反映出平時與人互動的攻擊與防備。姜春年說,智仔這些行為在課堂上不會被老師禁止,讓他自己嘗試如何和物件交往後,反而讓他思考自己的行為。「久了之後,他和同儕互動上變得比較溫柔,願意等待朋友間的回應,然後建立情誼的連結。」

「可是因為挫折才會熱愛 、 面對挑戰 ,應該說我們喜歡挑戰啦, 只是我們在面臨挑戰的部分是以創作的部分去做應對。」姜春年說,儘管教學過程可能因為每一位孩子的狀況不一而很辛苦,甚至在調整教法上會感到挫折,但看見許多兒童在課堂上的進步,他都會感到欣喜若狂。

相較於最初的挫折,現在更讓姜春年印象深刻的反而是學生們的溫暖回饋。他很開心的說,曾經聽到家長說著自己的孩子是多麼期待來上課,也曾看見孩子在藝統會上完課後露出滿意的笑臉,給予藝統會的老師一個大大的擁抱,讓他心裡暖暖的。就像是一顆種子在心裡萌芽一般,藉由在藝統會的美好回憶與經歷,滋養著種子不斷茁壯,成為他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課程兼顧室內外 活動中盡情展現自我

藝統會的課程分類分為兒童班、青少年班兩種,再加上志工培訓課程。兒童班希望孩子能夠長期參與課程,才能讓老師進行陪伴、深入了解,最後依照孩子們的成長及改變進行課程的設計與調整;青少年班主要負責情緒障礙、自閉症、學習障礙等等的學生,同樣藉由不同的設計課程去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狀況。每周一次的課程,讓孩子在這裡盡情探索自我。

協會課程以團體課程居多,因此志工的陪伴自然不可少。透過定期的志工培訓,讓志工實際體驗課程內容,並學習語彙的應用和與孩子們的相處技巧,經過十五個小時的志工訓練後,就可以和孩子進行的實際接觸。除了課程外,志工也可以照顧戶外的植物、煮飯和整裡環境。

志工培訓時,邀請志工們親身體驗課程內容。 攝影/王郁雯

「我覺得這樣的環境對志工老師來講是一個很舒服的環境,所以他們其實可以感覺這個環境帶給他們的養分跟能量,因為確實有很多會來服務的人自己也有內在的需求,它想要透由這樣的付出得到某種穩定。」姜春年說,來這邊當志工除了能藉由服務幫助別人,也可以享受山林間的氣氛,體驗都市無法觸及的心靈平和。

除了室內課程外,戶外活動的安排也是協會很注重的一部分。「我們最早成立是在北投的一個農場,叫做逐風農場,它是一個藝術家的場地,早期在那邊成立,所以一開始我們跟大自然有很好的關係。」姜春年說,他們常常到大安森林公園進行戶外體驗,譬如說踩草地、翻滾、跳躍,讓孩子們釋放能量,也讓自然刺激他們的感官。

戶外課程的設計,帶領孩子享受自然、釋放能量。圖片提供/臺北市藝術統合教育研究會

提供藝術技藝 期許建立職涯藍圖

「接觸孩子去設計課程,可是你帶久了,帶兩年、三年、四年,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孩子未來怎麼辦?」姜春年表示,未來協會除了提供教學、啟發及團體氛圍的營造外,也開始思考孩子們的未來,希望為每一位學生建構出未來的職涯藍圖,不過一切都要等協會運作更穩定時再詳細規劃。

藝統會的課務助理林姵君也說:「將來也希望可以成立一個工作學校。因為這些同學們他們在創作上面,有很多的很個人本能,就是很原始的東西,會呈現在他們的創作上,那我們希望這個東西除了可以讓更多人看見以外,也可以從這裡面,讓創作這件事情跟他們生活有所連結。」透過學習到的技藝賺錢,會對學生有很大的鼓勵。

走「藝術統合」這條路其實很辛苦,因為每個族群需要更專業的態度去面對,族群的變化和難度也需要特別多的心血投入,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個個案。姜春年說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就會很像一個菜園,或是一個花園裡面就會很多各種不同的植物存在,每個都是特別的植物,所以你看待這些植物都會有不同看法。」

藝統會成立至今遇過百百種學生,每一位孩子都帶給協會不同的回憶。一句話、一抹燦笑或一個不經意的舉動,都讓姜春年至今印象深刻,成為繼續為藝統會付出的動力。期許藝統會日後發展出更好玩的互動課程與計劃,讓更多孩子在這裡綻放出最絢麗的生命。

採訪側記

來到藝統會後,真實地感受到這個地方的魔力。採訪過程中,老師讓我們一起體驗課程的一部分,才發現原來報紙也可以玩出這麼多花樣。另外在志工的培訓課程中,看見志工們透過身體的律動與音樂一起舞蹈,真真實實地感受到他們發自內心的喜悅。教室靠著山,貼近大自然,空間也十分的開放,未來這裡的學生們一定會很喜歡如此寧靜舒適的空間設計,在如此美好的環境下發展無限可能。

延伸閱讀

身心障礙者就業 需要因材施教

中原電子跨領域合作 改善身障者生活

自閉症者的樂活工場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58則報導
2,263則影音
705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2,465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2,945
推:
0
回應:
0
2:40

牧羊古道 廢棄半世紀後手作修復

2024-03-18
瀏覽:
6,495
推:
2
回應:
0
2:20

客語走讀楊梅富岡 品味仙草瞭解客家文化

2024-03-15
瀏覽:
5,794
推:
24
回應:
0
2:09

一人裝傻一人吐槽 漫才搞笑暗諷社會議題

2024-03-11
瀏覽:
3,729
推:
0
回應:
0
2:06

張希慈揭露性暴力 從傷痛走向修復

2024-03-08
瀏覽:
6,194
推:
0
回應:
0
1:53

不賣面紙賣腸粉 無障礙餐車推動街賣轉型

2024-03-04
瀏覽:
10,032
推:
2
回應:
0
2:40

登過聖母峰 詹喬愉投入淨山和救難

2024-03-01
瀏覽:
5,919
推:
4
回應:
0
3:04

南方書店邁入七十載 見證時代更迭

2024-02-26
瀏覽:
9,938
推:
6
回應:
0
2:57

放牧雞取代除草劑 林書文打造生態農園

2024-02-23
瀏覽:
14,891
推:
2
回應:
0

「藝統」找回特殊孩子的生命價值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