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探究古文字,荒徑索老子(七) 銀髮游藝

文字-A A +A

好奇寶寶的公民新聞平台除了自己發新聞外,也轉載商業媒體不刊登的訊息、刊登網友的留言或投書,將一些好的訊息廣為傳播。以下是好奇寶寶副刊『銀髮游藝』專欄。

@@@@@@@@@@@@@@@@@@@@@@@@@

上接:

副刊:探究古文字,荒徑索老子(六) 銀髮游藝

http://www.peopo.org/news/268667

探究古文字,荒徑索老子(七)

只有在清楚辨析商、周時期“無”字與“亡”字具有不同的意涵後,郭店竹簡《老子》甲編及丙編那兩篇看起來類似的文章,其精神差異處才能顯現出來。

表一內,甲、丙篇共有的文句「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指的是:在人世間,多數人的活動通常是應對自然人身需求所產生的欲求,以及因此而醞釀出進一步的想望,甚至於因上述經歷所積纍的經驗,引致更大、更多的企圖。基於上述的動因,因之刻意去營造、經理的事務,最終都將無以為繼;同樣的動因,使人所執意保有的一切,最終也將不再存在。

與這個論述相應和的,正是稍後所書寫的文句「聖人欲不欲」。透過對比,讀者因之可以感受到「欲不欲」一詞,並非表示拋棄欲望,反之,其本意應是指加以調治,更精確的說,是:不被身體自然欲求所主宰。這也間接反映了最初造字者對自然身體欲求的一種認知:“欲”字,表示人身的淵谷,因此需要認真對待。

聖人因此從觀察自然界有其自然力量,創造了使人賴以存有、且永續不止世界的角度考量、出發,所以遇事時,不會因事務的表相變動而立刻直接反應作為,也不受限於已有或曾有的觀念、方法來處理事務。而是以自然變化的法則為基本考量的方式,營作切合的對應作為,這樣,便稱作「亡為」;“亡”字,如上節所說的是卜匿,所以「亡為」指:極察事務現象之因果而後作為。但在常人眼中,卻因為看不見聖人臨事時,不是直接針對常人需求的反應作為,便認為聖人是不作因應的「無為」。

同樣的,自然世界整體來說似乎是恆存而不變的,但細究之,便能覺知它並非靜止不動,而是日日遷移不息。對生命週期如神駒過隙的人生而言,常人感受自我所處的情境與經歷,卻是千變萬化,難以逆料的,所以借助於過往經驗與教訓,是臨事以對的必然。然而,聖人臨事雖然也經常參考先賢們遺留下來的智慧,但如果從自然界變動的律則來看,使人遺憾的,是過往人類遺留、累積的經驗並不必然足以應對所有所有面對新的事況。因此之故,聖人也不執拘於過往的有限經驗,所以稱作「亡執」。「亡執」並不是全然不執用,只是取其所當用而已。這種反應,對常人來說卻成了「無執」。

讀者由是可以感受到竹簡《老子》文章內,所發出人性中無比積極的一面。而事實上,也唯有這種積極性,才有可能創造出數千年來光輝無比的傳統文明。不過,這顯然也非老子一人能憑空思索而得。正如同通行本《老子》四十二章內所說:「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因此是在他之前,已經長期積澱發酵,醇然豐厚的先王、先聖之學發揮主導,產生如是積極的論述。

此處做這樣解釋,似乎和兩千年來由漢代學者肇始,終致產生老子強調「無為」的概念相左。造成這種歧異的原因,正是漢代以後對異體“不”字的失察,以及“無”、“亡”不分的結果。但如此,是否符合已知《老子》內的一貫論述呢?讀者可以從竹簡《老子》其它的論述作參考對照。下面針對幾個特殊處略加說明:

首先,對老子而言,人間行道非一是二。即一般人所常行的「人行之道」,以及聖人所追尋的「天道」(或說是「聖人之道」)。這在《老子》甲編的六至八簡(通行本的三十章)中提到。本文先前已經大致討論過,此處不再贅述。

再者,人自身的種種欲求是常人「人行之道」的主要法則;聖人則循自然之法。這部分可再細分成:論人欲的不可依賴,以及論天道的操作原則。前者,在甲編的五、六兩簡(通行本的四十六章)中論及,即:「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憯乎欲得,禍莫大乎不知足…」,文章說明依賴人欲準則所易造成的過失;而後者則在甲編的二十一到二十三簡(通行本的二十五章)內有所論述,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彰顯了自然變化法則,才是最高的指導原則。

第三,是聖人之道具有入世、前瞻與久固特性。這在乙編的十五至十八簡(通行本的五十四章)中討論到,即:「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其祭祀不輟。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讀者試想,如果不是抱懷入世思想,何必論及修之家、鄉、邦及天下?如果不具前瞻及久固性,又如何做到不拔、不脫及不輟?將老子修道時暫時的遯世行為解讀做最終的人生目標,處世時的寬厚容眾視之為縮忍退隱,這不也正是不辨天、人二道差異的結果?所以,更遑論去理解老子進一步論及如何彌合天、人二道的努力方向及作法。

最後則是:聖人處事的謹慎與積極性。討論的地方在甲編的十四與十五簡(通行本的六十三章),即:「…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如果不是對世俗事務有明晰透徹的認識,也積極的想要安頓世人,何須在意如何分辨行事下手時的難、易與輕、重之所在?

竹簡《老子》內所傳遞的人性積極面,似乎和世傳老子最終去官西隱的故說看來頗不協調,筆者倒以為正符合老子書中所傳遞的訊息。想要理解這一點,必須從當時的社會生活型態去思考。

現代雖然很難確知古代人的平均壽命,但從考古學的資料來看,距今3,500至4,000年左右的羅布泊地區,古代某部落的公共墓地(小河墓地),自1934年瑞典考古學家貝格曼首次開始發掘,到2005年整個墓地發掘完成,共採集了130具人骨,鑑定研究後發現,這些古代居民的死亡年齡,多集中在壯年和中年,平均壽命僅33.29歲;男性平均壽命為33.8歲,女性平均壽命為32.88歲。而另一方面,筆者幼時民間習俗,為年過五十五長者祝壽則聲稱六十,謂之為搶壽。可見長時間來年過六十歲的難得。由此推想商、周時期,人壽五十甚或更低可能是個常態。

如果真是如此,大多數當時的士人從受官任職到去逝,能貢獻的歲月最多都不超過三十年,更不用說因戰爭、飢荒、疾病等中途離世者。所以對常人而言,專精一職(一學)應該是有所成就的先決條件。以近代國家地區的發展來做參照,受華夏文化影響的地區,不論台、港、新、韓、日本乃至後到的中國改革開放,從二次大戰廢墟中重新繁榮起來,都是倚靠政策穩定、和平安定的環境所然。非常巧妙的,這些事實顯示出有效發展所需要的時間,都約在三十年左右。這個時間的長度,恰好是古代所說的「一世」。這在在說明了不論人民或國家,學要有成、政要有功,都需要一代人持續不斷的努力才會有結果。而竹簡《老子》也說明了專學的必要。

在老子乙編第十三簡(通行本第五十二章)

閉其門,賽其兌,終身不嵍;啟其兌,賽其事,終身不逨。

這章談論的正是兩類官員的不同處事狀況。

-----------------------------------------------------------------------

下接:

副刊:探究古文字,荒徑索老子(八) 銀髮游藝

https://www.peopo.org/news/270365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0.20

好奇寶寶

加入時間: 2007.10.20
5,690則報導
289則影音
6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副刊:探究古文字,荒徑索老子(七) 銀髮游藝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877篇報導,共12,78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877篇報導

12,78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