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

獵龍行動-外來種的悲歌

指導老師 謝奇任 潘玲娟
成員名單 陳怡璿、陳亦祥、林萱柔、李雲容、蕭玉英

原生棲地位於中南半島、東南亞地區的綠水龍,因外表呈美麗的翠綠色、體格適中,數年前被不當引進台灣後帶起一波飼養熱潮。隨後,綠水龍被大量野放在台北的新店地區,自成一個數量龐大的群族,隨即引起當局注意,立即展開移除計畫。然而,捕捉行動造成綠水龍的撲殺,顯示了外來種因人類的貪欲作為商品引進,被市場冷落進而丟棄,最後被畫上破壞環境的標籤而遭撲殺的悲哀。因為人為因素被引進台灣的外來種,長期背負破壞環境的罵名,探究其因,大多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好奇心,使得這些原本不屬於本土物種的綠水龍被引進台灣後,又因為大量棄養,「綠水龍」卻成了破壞本土生態的兇手。在解決外來種問題的同時,我們應該反思,造成生態問題的是外來種,還是將不屬於本土生態的物種引進台灣,只為了滿足一己之私的人類?



報導緣起

數日前民進黨籍立委洪宗熠公開在媒體上表示,應建議農委會「開發外來種食材」鼓勵國人吃垮外來種,以達到守護台灣生態環境的目的。此話一出,引起民眾對於外來種的熱烈討論。

因此我們針對外來種進行了詳細的查詢,除了平時聽到的紅火蟻、琵琶魚之外,近幾年新北市地區炒得沸沸揚揚的「獵龍行動」,更是經典的一例。原生棲地位於中南半島的外來種蜥蜴「綠水龍」,於民國102年首次在新店地區被發現有野外族群的蹤跡;105年於林口地區又發現另一批新的族群,新北市林務局立即委託民間專家於今年2月展開一系列的移除計畫。費時又耗費心力的移除計畫,也曾面臨質疑的聲音,而這些質疑更指出了台灣長年以來欠缺對維護生態多樣性的重視,因此我們想藉由此次專題了解外來種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