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正大學


風雨過後,逐鹿部落的歸屬

指導老師 吳政龍
成員名單 劉玟妤、田瑀、劉聰、宋慧昱

莫拉克風災過後,阿里山原住民部落受到不少的衝擊,政府於海拔較低處興建新的逐鹿社區,鄒族原住民在生活上面臨極大轉變,居住習慣與原部落有相當大的差異。尤其在就業方面,到都市與大環境競爭?在逐鹿社區發展觀光業?還是回到山上部落生活?三種選擇都各有其困難之處,不同年齡層也有不同的考量。就目前逐鹿社區的發展,因位於阿里山公路的必經之處,政府也極力推行觀光產業,不過就業輔導機制與展演平台建設不完全,需要政府與社會力量長期的陪伴、關注,讓逐鹿社區能夠有完整的生活與就業條件,同時真正發展出具有鄒族特色的新型態社區。



報導緣起

一說到嘉義,大部分的人會直覺地想到阿里山,而提到阿里山,便會想到具有特色的鄒族原住民文化。然而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原住民早已不是刻板印象中,居住在深山部落的存在,他們可能是你我身邊的朋友、同學、工作夥伴。位於嘉義縣番路鄉的逐鹿部落,起初是為了提供莫拉克風災的受災原住民們一個棲身之所而設立,此外也希望結合觀光產業,達到協助就業以及傳承文化的目的。而莫拉克風災發生至今已將近十年,這些遷移到逐鹿社區的原住民在都市的適應、就業狀況是我們所好奇的,實際情形是否如當初所規劃的方向發展亦是我們關注的議題。嘉義並不是只有在阿里山上才有原住民,希望能透過報導,讓更多人看見在地原住民的不同生活樣貌,傾聽並了解居民的聲音及需求,來到都市這個新故鄉,他們內心真正的歸屬又是什麼。


社區作伙「造」 居民當主角

指導老師 吳政龍
成員名單 許家綾、陳婉禎

近年來各地都在推動社區營造,但社區營造的內容要如何設計?又要如何動員社區居民一起來進行營造?此外,社區營造規模有大到對整個社區進行空間再造,也有小到專注經營某塊空地的綠美化,那我們可以怎麼討論社區營造的議題?

抱著這些疑問,我們先後訪問了台灣田野學校的小葉和蘇兒、磚磘社區理事王祈祥及雲科大文化資產維護系副教授李謁政,瞭解進行中的太平社區如何規劃和動員社區居民及大學生一起來做社區營造,已經發展成熟的磚磘社區又會如何讓社區營造成為持續性的事情,甚至發展成社會企業。「社造重要的是要改造我們社區裡的人,希望我們社區裡的人可以成為公民,對於自己社會的公共事務有認知、有熱情、有關切。」李謁政老師的話點出了社區營造的重點,也拓寬了大眾看待社區營造議題的討論面向:除了空間本身的改造,人又如何在社造過程中被改造?



報導緣起

因緣際會下,我們在臉書上看到了田野學校在粉專徵求搬運混凝土的大力士:「願意搬起一塊水泥,就是對社區改造的一分貢獻。」我們不禁好奇:社區營造除了常見的彩繪村、高大的建築物外,還有哪些營造方式?我們又要如何去思考關於「好的」空間再造應該會有的模樣?

專題製作的過程中我們更改了好幾次的採訪架構:原先看到台灣田野學校和嘉大景觀系學生等人,為了共同進行太平社區都市農園再造,在大太陽下搬水泥塊、鋪石頭時,我們希望記錄這個地區的再造需要哪些角色共同參與。後來在與製作人討論後,我們嘗試站得遠一點,把進行中的太平社區和已發展得完整的磚磘社區作為案例,並加入專家學者對都市景觀的看法,沒想到站得遠一些,反而在專家學者和受訪者們的訪談中又拉出了跟一版純紀錄太平社區營造行動不同的討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