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  校 南華大學
題  目 彩繪村故事
指導老師 馬立君老師
成員名單 陳思穎、曾憶慈、王筑瑩、張中宜、楊凱勝、王佳原、葉湘庭、錢薇如、葉韋成、謝佳娟、廖心敏
團隊介紹

我們是南華大學傳播系的學生,由一群熱愛新聞以及拍攝的同學組成的團隊,這次為了拍攝深入在地的公共議題新聞,11位同學歷時一個半月的製作,製作團隊走訪雲林虎尾頂溪社區、雲林虎尾北溪社區、台南善化社區,深入了解及探討不同彩繪村的現況和彩繪故事。

報導緣起

當初在PeoPo公民新聞網上,看到記者黃耿國的一系列善化彩繪村報導,發現其實在台灣各地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彩繪村,有些彩繪村很有名、觀光人潮很多,因此有人會覺得模仿一些現有的卡通、動漫,將它畫在農村的牆上的舉動,是毀壞農村的文化。但實際走訪這些彩繪村、訪問黃耿國後,發現這些彩繪並不是單純吸引觀光人潮而已,每一幅畫、一面牆,都有他的故事在裡面,有的故事搞笑、有的令人恍然大悟、有的讓人動容。或許這些彩繪村的彩繪並不是原創性的,但他們的富含意義,遠高過它的藝術價值,這些彩繪故事也要靠雙腳實地走訪才能了解,或許有一天,這些彩繪的牆會退色、會拆除,但他們的故事卻不會變,十年、二十年後,依舊會在這個村子裡頭。

深度報導

社區營造風靡全台,「彩繪」成為社區最普遍的方式。放眼望去,房屋外牆不再只是呆板的色調,而是增添許多特色的彩繪,有側躺在馬路旁的貓咪、迎媽祖的剪紙意象還有正夯的馬來貘,瞬間讓社區換了新衣裳。其中在台南善化彩繪村中,詩仔阿嬤的外牆是善化的第一幅壁畫,源自李家三姐妹的孝心,希望獨自住在矮平房的外婆不感到孤單。台南善化彩繪村讓我們看見社區營造的縮影,透過善化彩繪,進而深入了解其他社區彩繪的特色之處。 在改造社區同時,出現了反對的意見,居民之間如何溝通協調?在人潮湧現時,引起居民哪些反彈的聲音?但是熱潮會退燒,當人潮不再,社區居民將用什麼方式創造新話題,吸引更多遊客再次上門呢?製作團隊將走訪虎尾頂溪社區、虎尾北溪社區、台南善化社區,深入了解在地的彩繪故事。

幕後花絮

為了讓學生們深入在地的公共議題,藉由報導能被關注。公共電視這次走入校園,與14所大學院校啟動深度報導的合作計畫,南華大學傳播系的師生們也熱情的參與,11位同學歷時一個半月的製作,走訪三地的彩繪村,探討不同彩繪村的現況與故事,同時也藉由側拍,紀錄同學們採訪時的真實畫面,展現專業的態度與熱情,我們來看看這群南華傳播系的同學們,在採訪時的心路歷程。